
(1).謂附着于天。語出《易·離》:“日月麗乎天。” 孔穎達 疏:“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者,此廣明附著之義。”《晉書·地理志上》:“星象麗天,山河紀地。” 唐 劉禹錫 《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
(2).謂光華照耀的天宇。比喻德行昭美。《漢武帝内傳》:“若蒙聖誥於即日,臣伏聽麗天之教矣。”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 明 宋濂 《水北山房記》:“當大明麗天,萬物畢照。”
“麗天”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附着于天
出自《周易·離卦》的“日月麗乎天”,其中“麗”通“離”,意為依附、附着。孔穎達注疏解釋為“日月依附于天,草木依附于土”,強調自然現象的依附關系。後世文獻如《晉書》中“星象麗天”也延續了這一用法。
光華照耀的天宇
引申為德行或事物如日月般光明昭著,常比喻高尚的品德。例如《抱樸子》提到“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以日月的光輝比喻德行不受微小瑕疵影響。
“日月麗天”是衍生成語,出自《周易》,意為日月懸挂天空,象征永恒光明,後也用于贊頌德行或盛世。
總結來看,“麗天”既指自然依附現象,又含文化層面的光明與德行隱喻,多用于古文或特定文學表達。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周易注疏》等文獻。
《麗天》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在漢語中有着多種不同的含義。通常來說,它有以下幾個意思:
1. 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明淨、陽光明媚的景象。
2. 美好的天地:形容自然環境優美、天氣宜人的地方。
3. 美好的時光:形容日子過得幸福、愉快的狀态。
《麗天》的部首是一丨(gǔn)。
它的總筆畫數是 13 畫。
《麗天》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的“麗”字最早出現于先秦時期。而“天”字則起源于甲骨文時期,是一個象形字,形狀與天空的延伸相似。
在繁體字中,麗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書寫形式稍有變化。
在古代,寫麗天的漢字形式與現在的略有不同。古時的寫法中,“麗”字較為簡化,由于篆文和隸書的影響,筆畫更加直線化,形狀較為方正。而“天”字則形狀更加象征化,表現出對天空的景象和力量的崇拜。
以下是一些使用《麗天》的例句:
1. 今天是個麗天,陽光明媚,萬物青翠欲滴。
2. 這個小城市有着麗天美景,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光。
3. 願你的未來充滿麗天,幸福、快樂無盡。
一些與《麗天》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包括:
組詞:麗景、天空、美好、明媚、陽光。
近義詞:晴朗、明朗、美麗、燦爛。
反義詞:陰天、昏暗、糟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