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趣愛好。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理尚栖約,思緻恬敏。”
根據多來源信息綜合,“理尚”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語境區分使用:
一、作為普通詞彙(主流解釋)
二、作為成語的特殊引申(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與高尚認知境界”,強調哲學層面的思辨能力。例如可描述學者“以理尚之姿洞察萬物規律”。
辨析建議:
《理尚》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理想高尚”或“思想道德高尚”。
《理尚》的部首是“玉”(王),筆畫的數量是7畫。
《理尚》一詞源于古代漢字,通過對漢字的組合形成。它可以根據其意義的特征進行組合和衍生,代表了人們對思想和道德的高尚追求。
《理尚》的繁體字為「理尚」。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理尚》的古代寫法可以是「理尙」或「理尙」。
1. 他的行為舉止一直都很《理尚》,深受大家的尊敬。
2. 這本書裡的觀點和價值觀都很《理尚》,值得一讀。
1. 理想高尚
2. 高尚品質
3. 高尚美德
1. 高尚
2. 崇高
3. 高雅
1. 卑鄙
2. 低俗
3. 道德敗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