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露的意思、淋露的詳細解釋
淋露的解釋
方言。謂露下而雨。 宋 費衮 《梁谿漫志·方言入詩》:“方言可以入詩。 吳中 以八月露下而雨謂之淋露…… 周少隱 有句雲:‘雨細方淋露,雲疏欲護霜。’”
詞語分解
- 淋的解釋 淋 í 〔淋漓〕a.沾濕或流滴,如“大汗淋淋”;b.暢快,如“淋淋盡緻。” 澆:淋浴。淋濕。日曬雨淋。 淋 ì ㄌㄧㄣˋ 過濾:過淋。 一種性病,病原體是淋病球菌。病人尿道紅腫潰爛,尿有濃血。通稱
- 露的解釋 露 ù 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乷 )露。甘露。 在室外,無遮蓋:露天。露宿。露營。 加入藥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飲料或藥劑:露酒。枇杷露。 滋潤:覆露萬民。 表現,
網絡擴展解釋
“淋露”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方言中的自然現象(主要含義)
- 含義:指露水和雨水同時降下的天氣現象,常見于江南地區(如吳中一帶)。宋代費衮在《梁谿漫志》中記載:“吳中以八月露下而雨謂之淋露。”
- 例句:南宋詩人周少隱曾用“雨細方淋露,雲疏欲護霜”描述這種氣候(出自《梁谿漫志》)。
2.比喻引申義(較少見)
- 含義:部分資料提到其可比喻“遭受冷遇或打擊”,如被露水淋濕般的不適感。
- 注意: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廣泛文學案例,可能為現代延伸解讀。
綜合建議:
- 若用于文學或方言研究,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并參考宋代文獻記載。
- 若需比喻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淋露
淋露是一個動詞詞語,指的是雨水或露水沾濕、滴落在人或物體上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淋(shuǐ)- 水(氵)+ 令(lǐng)
露(mù)- 雨(雨)+ 路(各)
淋共有11個筆畫,露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淋露》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繁體
淋 - 淋霄 雨 - 霖
古時候漢字寫法
淋 - 淋泾 露 - 慮
例句
1. 下了一夜的雨,他身上沾滿了淋露。
2. 清晨的花葉上結滿了晶瑩的露珠,閃爍着美麗的淋露光芒。
組詞
淋水、淋浴、淋漓、淋巴、淋病、露水、露台、露天、露骨、露臉
近義詞
澆灌、滴落、沾濕
反義詞
幹燥、不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