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陵遽的意思、陵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陵遽的解釋

戰慄。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象折牙而陵遽,貊拉齒而夷猶。”《玉篇零卷·阜部》:“陵,《爾雅》:陵,慄也。 郭璞 曰:陵遽,戰慄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陵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發音與詞性
拼音:líng jù(注音:ㄌㄧㄥˊ ㄐㄩˋ)
詞性:動詞,表示因恐懼或緊張而産生的身體反應。

基本釋義
意為“戰栗”“戰慄”,形容因驚恐、寒冷或緊張而發抖的狀态。例如《玉篇零卷》引郭璞注:“陵遽,戰慄也”,直接點明其核心含義。

詳細解釋與引證

  1. 古文獻用例
    南朝梁何遜《七召》中“象折牙而陵遽,貊拉齒而夷猶”一句,通過“象折牙”的意象,側面表現動物因疼痛或恐懼而戰栗的狀态。
  2. 字義關聯
    “陵”在《爾雅》中解釋為“慄”,即因畏懼而發抖;“遽”則含“急迫”“驚慌”之意,兩字組合強化了緊張情緒下的生理反應。

近義詞
“戰栗”“惶遽”(因“遽”本身可表驚慌,如“惶遽”一詞)。

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多出現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需注意其語境多與極端情緒或古代修辭相關,例如描寫曆史事件中人物的驚恐反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陵遽

陵遽(líng jù)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阝和辶,總計10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有多種解釋。

首先,陵遽可以指一個人名,古代有人姓陵,名遽。陵遽也可以用來指代這個人。

另外,陵遽也可以有“行走迅速”之意。陵指迅速,遽指行走。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人行動敏捷、迅疾,速度很快。

在繁體字中,陵遽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唯一的區别是,簡體字中的“口”字旁,“由”被簡化為“田”,變成了“阝”。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一些差别。陵的上部字形為“丞”,遽的下部字形為“辶”。這兩種字形在古代寫法中被廣泛使用。

以下是陵遽的一些例句:

1. 他跑得陵遽,一眨眼就消失在街角。

2. 這隻兔子飛快地跳起來,陵遽地逃離了追捕者。

3. 他看到老闆來了,便陵遽地收拾了一下辦公桌。

陵遽的組詞:

1. 陵晨:指夜晚剛過半天時的清晨。

2. 陵叟:指年紀很大的老人。

3. 遽亡:指突然死去。

陵遽的近義詞:迅速、疾馳、飛快。

陵遽的反義詞:緩慢、遲緩、慢吞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