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書的意思、兵書的詳細解釋
兵書的解釋
[book on the art of war] 講述兵法的書。如《孫子》、《吳子》等等
詳細解釋
(1).古代軍事著作的統稱。如《孫子》、《吳子》、《司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等均屬兵書。《漢書·藝文志》:“凡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 唐 殷文圭 《贈戰将》詩:“陣前戰馬黃金勒,架上兵書白玉籤。” 清 李漁 《玉搔頭·弄兵》:“孤家,大 明 宗室 朱宸濠 是也,分封 江 右,國號 寧 藩,喜讀兵書,頗懷壯志。”
(2).戰報。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日覩兵書捷,時聞虜騎亡。”
(3).兵部尚書的簡稱。 清 褚人穫 《堅瓠十集·兵刑侍郎谑》:“ 景泰 中,兵、刑二部僚佐會坐,時 于謙 為兵書, 俞士悅 為刑書。”
(4).指幕友,官署中管兵事的佐助人員。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馭衙役》:“管驛兵書,大驚失色,遂跪禀曰:‘到任三日後,擇吉遣牌視驛,此舊例也。’”
詞語分解
- 兵的解釋 兵 ī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不經過戰鬥而取得勝利)。 戰士,軍隊: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見(指武裝沖突)。 與軍事或戰争有關事物的統稱:兵法。兵家。兵機。兵釁(戰争的争端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兵書是中國古代對軍事戰略、戰術及戰争理論的系統性著作的統稱,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
兵書指專門研究軍事理論與實踐的典籍,内容涵蓋兵法原則、作戰策略、軍隊管理和武器使用等。例如《孫子兵法》提出“兵者,詭道也”的核心思想,強調靈活用兵。
二、曆史發展
- 起源與地位:兵書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漢代《漢書·藝文志》記載了53家兵書共790篇,說明其體系在秦漢已初步形成。
- 分類:包括兵法(如《孫子》)、兵略(戰略分析)、陣法(如《八陣圖》)、軍事地理(如《讀史方輿紀要》)等類别。
三、代表性著作
- 《孫子兵法》:現存最完整且影響深遠的兵書,提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經典理論。
- 《紀效新書》:明代戚繼光著,側重實戰訓練與軍隊管理,強調“教得其道,則士為樂用”。
- 其他經典:《吳子》《六韬》《三略》等,涵蓋不同時期的軍事智慧。
四、延伸含義
古代文獻中,“兵書”偶爾也指戰報或兵部尚書的簡稱,但主流含義仍為軍事典籍。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兵書内容或軍事史細節,可參考《中國曆代兵書集成》等專業彙編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兵書》是指有關軍事理論、戰略策略的書籍。下面是對《兵書》這個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的簡短說明。
拆分部首和筆畫:《兵書》這個詞由部首“八”和“文”組成,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兵書》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竹書紀年》中,意為軍事專著。
繁體:《兵書》
古時漢字寫法:兵書
例句:他研究了許多經典的《兵書》,提高了自己的軍事知識和戰略思維。
組詞:兵書學、兵書研究、兵書策略
近義詞:軍事著作、兵法、戰略書籍
反義詞:文學著作、藝術書籍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