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俚賴的意思、俚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俚賴的解釋

聊賴,寄托。 清 陳維崧 《摸魚兒·哭王生》詞:“記年來,百無俚賴,聊将小令閒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俚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ǐ lài,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出處與例句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清代文學作品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俚賴

俚賴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口語中,意味着粗鄙、庸俗、不正規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俚賴的部首是人字旁,共有10筆。

來源

俚賴一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書·王異傳》:“風俗有俚賴之姿。”這裡的俚賴用來形容人的态度或行為粗俗、庸俗。

繁體

繁體字為 "俚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俚賴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倆、迲。

例句

他的舉止很俚賴,一點也不正式。

組詞

俚俗、賴賬、賴皮、賴床、賴以生存

近義詞

低俗、粗俗、庸俗、不雅

反義詞

正統、規矩、莊重、端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