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枷的意思、立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枷的解釋

明 清 兩代刑具。 清 又稱站籠。用木籠,頂開圓孔,以束犯人頸部,使晝夜站立緻斃。甚者于腳下墊物,然後抽去,使之懸空。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立枷》:“近來廠衛多用重枷,而最毒則為立枷。荷此者,不旬日必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立枷,又稱“站籠”,是明清兩代使用的一種刑具,兼具懲罰與處決功能,其構造和使用方式極為殘酷。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别稱
    立枷由木制籠體構成,頂部開圓孔用于固定犯人頸部,使其無法坐下或躺卧,隻能晝夜站立。清代俗稱“站籠”,因犯人直立受刑得名,屬于官方認可的死刑執行方式之一。

  2. 結構與行刑原理
    木籠設計前長後短,犯人頸部被卡在頂部圓孔中,腳下可墊磚塊或木闆。行刑時,若抽去墊物,犯人懸空窒息而亡;若保留墊物,則因長期站立導緻體力衰竭緻死。部分獄吏故意降低木籠高度,迫使犯人屈腿勉強支撐,加劇痛苦。

  3. 使用場景與殘酷性
    該刑具多用于處決欽定重犯或公開示衆,具有威懾民衆的作用。因緻死率極高,犯人通常數日内死亡,甚至有家屬賄賂獄吏,雇人托住犯人臀部延緩死亡。

  4. 曆史沿革
    明清時期廣泛使用,尤以清朝浙江等地獄卒推行“木籠站囚”制度為典型。辛亥革命後,隨着封建刑罰體系瓦解,立枷被正式廢除。

總結來看,立枷通過限制行動與施加極端生理折磨緻人死亡,反映了古代刑罰的嚴酷性。其設計融合了物理禁锢與心理威懾,成為封建司法暴力的象征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立枷

立枷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受罰狀态。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立”和“枷”。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立”是指立起來的意思,是一個表示動作的部首,它的筆畫數是5。而“枷”是指用于束縛、限制的器具,是一個表示物品的部首。它的筆畫數是9。

來源和繁體

“立枷”一詞來源于古代刑罰器具“枷”和人被綁在“枷”上的姿勢,意思是人被立起來受罰。在繁體字中,“立枷”的寫法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立枷”一詞的字形與現代基本相同,融合了“立”字的立體感和“枷”字的形狀,形象地表達了人被立起來受罰的形态。

例句

1. 他因犯罪被立枷處罰。

2. 囚犯們被挂在立枷上,引起了衆人的圍觀。

3. 受到立枷的懲罰,他終于反思自己的錯誤。

組詞

- 枷鎖:束縛、限制的鎖具。

- 立功:表現出色、做出卓越貢獻。

- 立體:具有三維形态的。

近義詞和反義詞

- 近義詞:束縛、拘束、限制。

- 反義詞:自由、解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