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兵連禍結的意思、兵連禍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兵連禍結的解釋

[war-ridden] 戰争和災禍接連不斷

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詳細解釋

戰争、災禍連續不斷。《漢書·匈奴傳下》:“ 漢武帝 選将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 胡 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宋 蘇轼 《繳詞頭奏狀·沉起》:“ 王韶 以 熙河 進, 章惇 以 五溪 用, 熊本 以 瀘 夷奮, 沉起 、 劉彜 聞而效之,結怨交蠻,兵連禍結,死者數十萬人, 蘇緘 一家,坐受屠滅。”亦作“ 兵拏禍結 ”、“ 兵連禍接 ”。 唐 陸贽 《收河中後請罷兵狀》:“兵拏禍結,變起百端。” ********* 《诰誡東江叛軍通令》:“數年以來, 閩 、 粵 、 湘 生民塗炭, 曹 吳 二賊,實為禍首,近復啟釁 浙 奉 ,兵連禍接,本大元帥已明令諸将出師北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兵連禍結”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bīng lián huò jié,其核心含義是戰争接連不斷,導緻災禍持續發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出處


3.用法與語法


4.例句參考


5.近義詞


“兵連禍結”不僅概括了戰争的持續性,更揭示了其引發的連鎖災難,常用于曆史叙述或批判社會動蕩。理解時可結合曆史背景(如漢匈戰争)或現實案例,體會其深層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兵連禍結

詞義:

兵連禍結意為戰争連綿不斷,帶來一連串的禍害和災難。形容戰争帶來的後果嚴重而深遠。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兵(八+刀:6畫)+連(不可分割)+禍(礻+惡:16畫)+結(纟+吉:8畫)。

來源:

“兵連禍結”一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周昙所寫的《周書·吳書》:“〔晉武帝〕诏曰:‘江漢交質,中邊兵連,禍結不解;苞澤之地,財物殚絕;異寶怪物,珍怪瓦埒,一至自今,悉歸州國。’”後來此詞逐漸廣泛流傳,成為描述戰争禍害的常用詞彙。

繁體:

兵連禍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兵(八+刈:6畫)+連(兩個辶:7畫)+禍(礻+恠:11畫)+結(纟+吉:8畫)。

例句:

1. 戰争帶來的兵連禍結,使得整個地區陷入了深重的苦難之中。

2. 老一輩的人們深知戰争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兵連禍結,所以珍惜和平的時光。

組詞:

兵戈弄潮,兵兇戰危,禍不單行,結伴同行。

近義詞:

兵患連綿,禍亂不止。

反義詞:

和平安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