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窗上的搭扣。《龍圖耳錄》第五十回:“ 雷洪 聽了,叫莊丁等且吃飯去;自己出來将門帶上,扣了釕銱,同着小童去了。”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七章:“他說罷,回手掩上門,又從衣袋裡掏出一把鎖,挂上門钌铞兒,鎖上門。”
“钌銱”的正确寫法應為“钌铞(liào diào)”,是漢語中的一個方言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單字解析
整體含義 “钌铞兒”指釘在門窗邊緣的金屬扣具,通常由環狀物和挂鈎組成,用于固定門窗閉合,常見于北方方言口語中。例如:“把窗戶的钌铞兒扣好,防止被風吹開。”
補充說明
若需更詳細的方言用法示例,可參考語言學相關文獻或地方志記錄。
钌銱(xiāo du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钌質的箭頭。
钌銱的部首是金,共有13畫。
钌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器的使用。在遠古時期,箭頭被用來作為采集、狩獵和戰鬥的工具。钌是一種堅硬耐磨的金屬,被用來制作箭頭,因此钌銱成為了表示箭頭的特定詞語。
钌銱的繁體字是鑠鏽。
在古代漢字中,钌銱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請參考古代漢字書法作品。
1. 弓箭射出的钌銱在空中留下一道美麗的弧線。
2. 我們需要更加鋒利的钌銱來提高射擊的精度。
钌銱尖(xiāo duó jiān)、钌銱箭(xiāo duó jiàn)、钌銱矢(xiāo duó shǐ)
箭頭、尖端
鈍端、鈍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