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束克制。《漢書·張敞傳》:“禮,君母出門則乘輜軿,下堂則從傅母,進退則鳴玉佩,内飾則結綢繆。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
“斂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收斂節制、約束言行,常用于形容人的自我克制與修養。以下是詳細解析:
“斂制”由“斂”和“制”二字組成:
總結來看,“斂制”強調通過内在約束實現言行得體,既是傳統禮儀的體現,也是個人修養的重要标準。需注意文獻引用時需核實具體出處。
“斂制”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收斂、收起、掩飾、隱藏等意思。它常用于描述人的行為或表現,意味着隱藏自己的情感、欲望或真實想法。
《斂制》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教”部,右邊是“止”部。共有12個筆畫。
“斂制”是古代漢字,“斂”表示收斂、隱藏,“制”表示控制、規定。繁體字為「斂製」。
在古代漢字中,有一種寫法是将“斂”寫成“斂”,兩則的字形差别較小,但在現代漢字中,“斂”成為了通用寫法。
1. 他斂制住内心的喜悅,不讓别人看出來。
2. 她斂制了自己的淚水,強裝笑容。
3. 這個演員很擅于斂制情感,散發出内斂的魅力。
1. 斂財:私自掠奪他人財物。
2. 斂迹:隱匿起來,不讓别人察覺自己的行蹤。
3. 斂頭:隱藏或收起頭部。
4. 裝斂:僞裝、掩飾。
1. 隱匿:隱藏、掩蓋。
2. 包藏:隱藏、壓抑。
3. 掩飾:掩蓋、假裝。
1. 敞開:展示、公開。
2. 暴露:顯露、表現。
3. 表露:表現、顯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