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道家修煉。語本《至遊子·陰符》:“陽者汞也,其性飛者也;陰者鉛也,其性伏者也。聖人伏陽汞以鍊其魄,飛陰鉛以拘其魂。” 唐 李白 《贈嵩山焦煉師》詩:“潛光隱 嵩嶽 ,鍊魄栖雲幄。” 唐 奚賈 《谒李尊師》詩:“鍊魄閉瓊戶,養毛飛洞天。”
“煉魄”是道家修煉術語,其含義與修煉方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煉魄”指道家通過調和陰陽能量來修煉魂魄的秘術,核心在于平衡體内“汞”(陽)與“鉛”(陰)兩種元素。語出《至遊子·陰符》:“聖人伏陽汞以煉其魄,飛陰鉛以拘其魂。”
唐代詩詞中多次出現此概念:
現代語境中,“煉魄”可引申為對精神或意志的極緻錘煉,但需注意與“抽魂煉魄”(形容殘酷懲罰)區别。
提示:該詞涉及玄學理論,若需深入了解道家體系,建議參考《陰符經》等典籍或專業研究文獻。
煉魄(liàn pò)是一個漢字詞,由“煉”和“魄”兩個字組成。
“煉”字的部首是火,總共有七畫;而“魄”字的部首是鬼,有鳌、鬼、鬼三個部分,并且有十個筆畫。
煉魄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其中的一句“魚得意,乃即(秋),煉魄有度”的句子中,“煉魄”指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的提煉和淨化。
煉魄的繁體字為“煉魄”。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煉”字的火部分和“魄”字的鬼部分都是直立的。火的橫線沒有橫扛,而鬼的右邊沒有彎曲的尾巴。
1. 他通過冥想和修行煉魄,使自己的精神力得到了提高。
2. 煉魄過程中,她在深夜苦思冥想,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
1. 煉魂:提煉和淨化靈魂。
2. 魄力:指個體或團體的精力和能量。
3. 淨化:去除雜質,使純淨。
1. 錘煉:指通過無數次的磨煉和鍛造,使人變得堅強。
2. 熔煉:指将固體材料加熱至液體狀态,使其融合在一起。
1. 惡化:指本來不好的情況變得更糟。
2. 污染:指使清潔或純淨的事物受到污染或破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