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踸踔的意思、踸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踸踔的解釋

[jump] 跳,跳躍

詳細解釋

亦作“趻踔”。1.跳躍貌;跛行貌。《莊子·秋水》:“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無如矣!’” 成玄英 疏:“趻踔,跳躑也。”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詩:“深泥駕疲牛,踸踔餘何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淳紹歲币》:“雨濘則攝衣躡屐,踸踔而行,艱苦不可具道也。” 清 趙翼 《初用拐杖》詩:“蛩蛩負駏驉,踸踔逐茅狗。” 清 唐孫華 《次韻酬宮恕堂》:“一足趻踔孤,何異守閽刖?”

(2).獨立特行,與衆不同。《孟子·盡心下》“如 琴張 、 曾晳 、 牧皮 者, 孔子 之所謂狂矣” 漢 趙岐 注:“ 琴張 , 子張 也。 子張 之為人踸踔譎詭。”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杜陵 《白小》諸篇,踸踔自尋别路,雖風韻不足,而如 黃大癡 ( 黃公望 )寫景,蒼莽不羣。” 章炳麟 《定複仇之是非》:“餘雖踸踔,亦不能不隨俗為言。”

(3).迅速滋長。《楚辭·東方朔<七谏·怨世>》:“蓬艾親入禦於牀笫兮,馬蘭踸踔而日加。” 王逸 注:“踸踔,暴長貌也。”

(4).布散貌。《文選·嵇康<琴賦>》:“踸踔磥硌,美聲将興。” 李周翰 注:“踸踔,初聲布散貌。”

(5).滞留,拘泥。《文選·陸機<文賦>》:“故踸踔於短韻,放庸音以足曲。” 呂延濟 注:“踸踔,遲帶也。短韻,小篇也。言遲滞於小篇。”

(6).猶奔躍。 清 黃子雲 《蔣子空水刀歌》:“鋒鍔摧崩鼓角前,精靈踸踔風雷外。” 康有為 《泛漓江到桂林》詩:“天馬忽騰空,踸踔不可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踸踔(chěn chuō)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跳躍行走

    指行走時跳躍不穩、步履蹒跚的狀态。例如《莊子·秋水》中“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踸踔而行”,描述單足跳躍前行的姿态。

  2. 引申為獨立特行

    比喻行為或思想與衆不同,如宋代葉適《題端信師帖》中“諸公踸踔躍冶之精金”,形容超凡脫俗的品格。

二、古籍例證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形容:

四、詞源解析

該詞為形聲字,“踸”從“足”表行走,“踔”從“卓”表高遠,本義強調行走姿态的跳躍性與非常态性。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莊子·秋水》
  4. 魯迅《墳·文化偏至論》

網絡擴展解釋

“踸踔”(chěn chu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含義豐富且多用于特定語境,具體可從以下五方面理解:

  1. 跳躍/行走姿态
    指跳躍或跛行的動作形态。如《莊子·秋水》中“夔一足趻踔而行”,描述單足跳躍的狀态;宋代周密《齊東野語》提到雨天“踸踔而行”,形容跛行艱難之态。

  2. 獨立特行
    引申為行為或思想與衆不同。例如漢代趙岐注解《孟子》時,用“踸踔譎詭”形容子張性格獨特;清代王夫之評價杜甫詩句“踸踔自尋别路”,指其創作風格獨樹一幟。

  3. 迅速生長或布散
    在《楚辭·七谏》中描述植物“踸踔而日加”,指蓬草快速滋長;嵇康《琴賦》用“踸踔磥硌”形容琴聲初起時的擴散狀态。

  4. 創作或表達的局限
    陸機《文賦》中“踸踔於短韻”比喻寫作時受限于短小篇幅,表達不夠流暢,帶有滞澀之意。

  5. 其他用法
    部分文獻中亦作“奔躍”解,但此義項用例較少。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多義性。若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哵哵鳥邦祿寶器閉門塞戶操戈入室孱孱馳道初選酢報疊障抵假第一流地質羅盤耳郭泛利飯銀風不鳴條剛骾還宗哄傳話裡帶刺回睛腳闆驕僻角洋嘉悅金琕金玉之言救駕钜手曠工陋心魯桑敏贍陪貳前刀兒牽複青皐秦禍覃心囚拘軟聲三德桑林禱山重水複神膏攝位疏不間親稅駕殊制祀貢酸态田更頭班脫略嵬峩狹縫纖影黠彊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