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踸踔的意思、踸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踸踔的解釋

[jump] 跳,跳躍

詳細解釋

亦作“趻踔”。1.跳躍貌;跛行貌。《莊子·秋水》:“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無如矣!’” 成玄英 疏:“趻踔,跳躑也。”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詩:“深泥駕疲牛,踸踔餘何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淳紹歲币》:“雨濘則攝衣躡屐,踸踔而行,艱苦不可具道也。” 清 趙翼 《初用拐杖》詩:“蛩蛩負駏驉,踸踔逐茅狗。” 清 唐孫華 《次韻酬宮恕堂》:“一足趻踔孤,何異守閽刖?”

(2).獨立特行,與衆不同。《孟子·盡心下》“如 琴張 、 曾晳 、 牧皮 者, 孔子 之所謂狂矣” 漢 趙岐 注:“ 琴張 , 子張 也。 子張 之為人踸踔譎詭。”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杜陵 《白小》諸篇,踸踔自尋别路,雖風韻不足,而如 黃大癡 ( 黃公望 )寫景,蒼莽不羣。” 章炳麟 《定複仇之是非》:“餘雖踸踔,亦不能不隨俗為言。”

(3).迅速滋長。《楚辭·東方朔<七谏·怨世>》:“蓬艾親入禦於牀笫兮,馬蘭踸踔而日加。” 王逸 注:“踸踔,暴長貌也。”

(4).布散貌。《文選·嵇康<琴賦>》:“踸踔磥硌,美聲将興。” 李周翰 注:“踸踔,初聲布散貌。”

(5).滞留,拘泥。《文選·陸機<文賦>》:“故踸踔於短韻,放庸音以足曲。” 呂延濟 注:“踸踔,遲帶也。短韻,小篇也。言遲滞於小篇。”

(6).猶奔躍。 清 黃子雲 《蔣子空水刀歌》:“鋒鍔摧崩鼓角前,精靈踸踔風雷外。” 康有為 《泛漓江到桂林》詩:“天馬忽騰空,踸踔不可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踸踔”(chěn chu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含義豐富且多用于特定語境,具體可從以下五方面理解:

  1. 跳躍/行走姿态
    指跳躍或跛行的動作形态。如《莊子·秋水》中“夔一足趻踔而行”,描述單足跳躍的狀态;宋代周密《齊東野語》提到雨天“踸踔而行”,形容跛行艱難之态。

  2. 獨立特行
    引申為行為或思想與衆不同。例如漢代趙岐注解《孟子》時,用“踸踔譎詭”形容子張性格獨特;清代王夫之評價杜甫詩句“踸踔自尋别路”,指其創作風格獨樹一幟。

  3. 迅速生長或布散
    在《楚辭·七谏》中描述植物“踸踔而日加”,指蓬草快速滋長;嵇康《琴賦》用“踸踔磥硌”形容琴聲初起時的擴散狀态。

  4. 創作或表達的局限
    陸機《文賦》中“踸踔於短韻”比喻寫作時受限于短小篇幅,表達不夠流暢,帶有滞澀之意。

  5. 其他用法
    部分文獻中亦作“奔躍”解,但此義項用例較少。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多義性。若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踸踔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跟着腳步行走。它的拆分部首為⻊(足部)和垂(落下)。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筆畫數為15畫。 踸踔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可能和人們行走時腳步的聲音有關。另外,在繁體字中,踸踔的寫法為「踸踼」。 根據古時候的寫法,踸踔這個詞使用的漢字是「踅踔」。可以說,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漢字的寫法會有所變化。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沮喪地踸踔在街上,心情看起來很糟糕。 關于組詞,可以使用踸踔進行一些詞語的衍生。例如,踸踔前行、踸踔徘徊等等。 近義詞沒有特别确切的補充,因為踸踔這個詞比較特殊,但可以使用其他詞語來描述類似的動作,如走動、行走等。 至于反義詞,踸踔的反義詞可以是停步不前或者靜止。也就是指不再行走或繼續進行某個動作。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