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霸先的意思、陳霸先的詳細解釋
陳霸先的解釋
(503-559)即陳武帝。南朝陳的建立者。字興國,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小吏出身。公元549年侯景叛亂時,受湘東王蕭繹之命于始興(今廣東韶關西南)起兵,與王僧辯軍會合,讨滅侯景。蕭繹即位稱帝,他任征虜将軍。蕭繹被殺後立蕭方智為帝。同年擊敗北齊的進攻,被封為陳王,不久代梁自立。
詞語分解
- 陳的解釋 陳 (陳) é 排列,擺設:陳列。陳兵。 述說:陳述。陳情。詳陳。陳訴。陳說。 舊的,時間久的:陳舊。陳腐。陳醋。推陳出新。陳陳相因。陳迹。陳皮。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 中國朝代名
網絡擴展解釋
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南朝陳開國皇帝(557-559年在位),谥號武皇帝,廟號高祖。其生平與曆史地位可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身份背景
陳霸先出身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寒門,自稱東漢名士陳寔後裔。他早年家境貧寒,曾任鄉間裡司(村官)、建康油庫吏等微職,後得宗室蕭映賞識開啟仕途。
二、崛起曆程
- 軍旅初顯:隨蕭映赴廣州任參軍,因平定交州李贲叛亂(541-544年)晉升西江督護、高要太守;
- 平侯景之亂:549年率軍北上,與王僧辯合力擊敗侯景叛軍,挽救梁朝社稷;
- 掌控實權:555年襲殺王僧辯,立梁敬帝,實際控制朝政,兩年後廢帝自立,建立陳朝。
三、治國功績
- 軍事成就:三次關鍵平叛(王僧辯餘部、蕭勃、王琳),抵禦北齊南侵,穩定江南政權;
- 政治意義:終結梁末亂局,為南朝延續近30年國祚,保護漢文化免遭北方戰亂沖擊。
四、曆史評價
- 正面形象:被贊為“南朝第一英主”(《資治通鑒》),雖出身寒微但兼具勇略,對華夏文明存續有特殊貢獻;
- 争議之處:後世對篡梁行為褒貶不一,唐詩中“霸先”常喻權臣篡位(如韓偓《感事三十四韻》)。
五、文化影響
其祖籍地浙江長興存有萬安陵遺址(今南京江甯區),民間流傳“三鶴争鳅形”風水傳說。雖治國成就斐然,但民間知名度遜于荒淫亡國的陳後主,形成獨特曆史反差。
若需了解其具體戰役或家族世系,可查閱《陳書》《南史》等正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陳霸先是一個曆史典故中的人物名字。陳霸先是指陳縣人,他的後代海上貿易得到飛速發展,由此也得到了豐富。因此,陳霸先這個詞在現今語言中的意思,常常是指成功的人或者成功者。
下面是陳霸先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 陳:部首是阜,共4畫
- 霸:部首是雨,共11畫
- 先:部首是兒,共9畫
陳霸先這個詞來源于中國曆史中的故事。據說,陳霸先是唐朝時期的一個農民,後來因為勇敢的事迹被提拔為軍隊中的将領,最終成為了一個很有權勢的人物。
陳霸先這個詞的繁體字是陳霸先。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但陳霸先這個詞的寫法基本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是這個行業的陳霸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與陳霸先相關的組詞有:陳述、陳規、陳舊等。
與陳霸先意思相近的詞有:成功者、強者、領袖等。
與陳霸先意思相反的詞有:失敗者、弱者、追隨者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