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掣繳的意思、掣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掣繳的解釋

繳納。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雜課·當稅》:“若本商自解,僉名領批,按限掣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據《漢語大詞典》及《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解釋,“掣繳”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動詞,包含兩個動作的聯合表述。其核心釋義可拆解為:

  1. 掣(chè):《說文解字》釋為“引縱曰掣”,本義指牽拉、拽動,常見于“掣肘”“風馳電掣”等詞中,表示快速牽動的力學狀态。
  2. 繳(zhuó):《廣雅》注“繳,纏也”,原指系在箭尾的絲繩,後引申為纏繞、收繳的雙重含義,如“繳械”即解除武裝的動作。

組合後的“掣繳”在《漢書·王莽傳》注疏中出現過複合用法,特指通過外力牽制并收繳物品的行為,多用于描述古代軍事控制或律法執行場景。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口語體系,僅在研究文獻中作為古語詞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

“掣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拼音與釋義
    拼音為chè jiǎo,意為“繳納”,指按規定或要求上交財物或履行義務。例如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雜課·當稅》中記載:“若本商自解,僉名領批,按限掣繳。”

  2. 出處與語境
    該詞主要用于清代文獻,特指商人自行解送稅款并按時完成繳納的行為,帶有強制性和時限性。

  3. 字義分解

    • 掣(chè):本義為“拉拽”“抽”,引申為“迅速完成動作”(如“風馳電掣”)。
    • 繳(jiǎo):指“交納”“交付”,如“繳稅”“繳械”。
      組合後,“掣繳”強調按規定流程快速完成繳納的動作。
  4.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福惠全書》原文或清代經濟類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卑谄足恭崩崩吧兒狗不化測海蠡暢白倡伎常憲塵躅崇論宏議辍舂篡賊地裡鬼法鉢肥家分星擘兩艮嶽鈎落帶龜溺古态後燈黃花火鑽佳能江口踐臨焦比交通濟惡景運忌妻繼室酒厘巨海距守跨厲诳語流靡媒媾眇小邈永民訛囐哒趴伏皮笠青氊認得軟檐省得誓禁食肆實用四絶碑太清宮鐵铮铮屯沴遐顧飨年曉了小黠大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