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心裡信服,并點頭同意。《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然則他何不一開口就照在 青雲山 口似懸河的那派談鋒?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心服首肯”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内心完全信服,并點頭表示同意。該詞強調從心理認同到外在動作的一緻性,常用于描述對觀點、決定或行為的認可。
出處與例句
源自清代文康的《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然則他何不一開口就照在青雲山口似懸河的那派談鋒?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用法特點
近義詞
與“心折首肯”含義相近,均表示内心信服并明确認可。
其他說明
該成語感情色彩為中性,産生于近代,現代使用頻率適中,多用于書面表達。
心服首肯,是指内心由衷地認同和贊同,完全接受并願意追隨。它強調的是由于深入思考和理解後而形成的真誠認同,而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應付。
心服首肯的拆分為:
心的部首為忄(心部),由4筆構成;服的部首為月(肉部),由4筆構成;首的部首為首(首部),由9筆構成;肯的部首為⺉(人部),由4筆構成。
心服首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句話:“心而不服,師道難傳也。”意思是說如果不真心接受,老師的道理就難以傳授。這句話強調的是學生應該心甘情願地接受老師的教導,并從内心承認老師的正确和權威。
心服首肯的繁體寫法為「心服首肯」。
在古時候,心服首肯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上并無明顯差異。
他對老師的建議深思熟慮後,心服首肯。
心誠意笃、服從指揮、首屈一指。
心悅誠服、心折、肯定。
心生反感、不屑一顧、固執己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