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trend] 新的風氣;新的風尚
新風氣;新風尚。《北史·張彜傳》:“ 彜 敷政 隴 右,多所制立,宣布新風,革其舊俗,人庶愛仰之。”《人民日報》1969.9.22:“革命新風滿漁村。”《花城》1981年第3期:“ 南京路 上,新風如熏,每一刻都給各地來的同志送上親切的撫慰。”
“新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分别涉及建築通風系統和社會文化領域:
基本定義
新風指建築物外的空氣,或未被空調系統循環過的室外空氣。通過新風口、換氣扇或專業設備引入室内,改善空氣質量。
核心功能
曆史背景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後,節能建築因過度封閉導緻“空調病”,促使“最小通風量”概念普及,新風系統由此成為解決室内空氣問題的關鍵。
指新的社會風氣或價值觀念,如廉潔高效的政務作風、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等。例如:“革命新風滿漁村”形容積極向上的社會變革。
兩者均強調“更新”概念:前者通過物理空氣流動實現環境更新,後者通過觀念變革推動社會進步。實際應用中,建築新風系統常被視作健康生活新風的體現。
《新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新》的部首是“斤”,總共5筆。
《風》的部首是“風”,總共9筆。
來源:
《新風》來源于古代的《春秋左傳》中的一句話:“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意思是說君子要警惕自己所看不到的東西,也要畏懼自己所聽不到的消息。後來人們将“故君子戒慎于未形之毒,恐懼于未行之事”簡化為“戒慎未形之毒,畏懼未行之事”,進一步演變為“新風”。這個詞在現代語境中引申為新的風尚、新的思潮。
繁體:
繁體字中,《新》保留原始形态,沒有太大變化。而《風》的繁體字是“風”,右邊的部分由“彑”變成了“風”本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新》的古代寫法是類似于現在的繁體字形态,而《風》的古代寫法是“封”。
例句:
1. 他積極追求新風,努力改變自己過去的陋習。
2. 這個年輕人代表着新風,給社會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組詞:
新風化、新風尚、新風貌、新風俗
近義詞:
新勢力、新思潮、新氣象
反義詞:
陳腐、舊思潮、舊風尚、舊習俗
以上是關于《新風》的相關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