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太陽的别稱。 宋 阮閱 《詩話總龜》卷十二引《玉堂詩話》:“ 楊黎州 《自遣》雲:‘天上羲輪都易識,人間 堯 曆自難逢。’” 清 黃景仁 《送春》詩之三:“玉虯高駕倘見招,急叱羲輪出平旦。”
(2).指時間、光陰。《舊唐書·太宗紀下》:“謂雲車易乘,羲輪可駐,異軌同趣,其蔽甚矣。”
“羲輪”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文學的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太陽的别稱
該用法源于神話傳說。古代神話中,“羲和”是太陽的駕車者(日禦),因此“羲輪”借指太陽本身。例如宋代楊黎州《自遣》中的詩句“天上羲輪都易識”,即以“羲輪”代指太陽。
時間、光陰的象征
因太陽的運行與時間流逝相關,“羲輪”被引申為光陰的代稱。《舊唐書·太宗紀下》中“羲輪可駐”一句,便暗喻帝王試圖讓時間停留的虛妄。
“羲輪”屬于古典文學用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見于詩詞賞析或曆史文獻研究。其發音為xī lún(注音:ㄒㄧ ㄌㄨㄣˊ),拼音的标注。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出處,可查閱《詩話總龜》《舊唐書》等典籍(來源:、4、8)。
羲輪(xī lún)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種古代用以測定光、影、天文、日食、風向等的儀器。在字義上還可指代能夠判斷、預測事物發展的機構或方法。
羲輪的部首是車(chē),它屬于象形字。羲輪的總筆畫數是16畫。
羲輪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羲輪最初是指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羿琳的使用的一種儀器,以觀察天文現象,後來泛指類似的儀器。在古代,羿琳被人們認為是始祖帝堯的後代,因此他的儀器也被冠以其姓氏。
羲輪的繁體字為「禧輪」。
在古代,羲輪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出入。初期的字形中,「輪」部分為「車」,表示車輪;而後來的演變中,字形逐漸變化為現代的形态。
1. 他通過羲輪預測了明天的天氣。
2. 這座城市的發展似乎與羲輪的預測相符。
1. 羲輪儀器
2. 羲輪觀天
3. 羲輪預測
1. 占卜
2. 預言
3. 觀測
1. 隨機
2. 不測
3. 不規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