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惜墨法的意思、惜墨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惜墨法的解釋

國畫中畫山水方法之一,以淡墨作皴染。與“潑墨法”相對。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卷三:“﹝ 郭信 ﹞亦善山水,得 李成 惜墨法,氣象清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惜墨法”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一種重要技法,其核心在于以淡墨為主,通過細膩的層次處理營造畫面意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惜墨法是中國山水畫的作畫方法之一,強調用墨節制、層次分明。主要特點是用淡墨皴染打底,再以枯筆蘸少量幹墨進行局部點畫,與濃墨揮灑的“潑墨法”形成對比。

二、技法特點

  1. 淡墨皴染:先用含水量較高的淡墨在宣紙上渲染山石紋理,形成基礎層次。
  2. 枯筆點畫:待淡墨半幹時,用幹燥的毛筆蘸取少量濃墨,以側鋒快速點染細節,增強山石的立體感。
  3. 留白處理:通過控制墨量保留紙張底色,營造雲霧缭繞或光影交錯的視覺效果。

三、曆史淵源

該技法可追溯至北宋畫家李成,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記載畫家郭信曾研習此法,稱其作品“氣象清曠”,體現了惜墨法追求的空靈意境。明清時期文人畫進一步發展了這種含蓄雅緻的風格。

四、與潑墨法的對比

特征 惜墨法 潑墨法
墨色濃度 淡墨為主 濃墨為主
用筆特點 枯筆細點 飽蘸揮灑
畫面效果 清雅含蓄 豪放淋漓
代表畫家 李成、郭信 徐渭、張大千

如需了解更多繪畫技法的具體運用,可參考《圖繪寶鑒》等古代畫論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惜墨法》的意思

《惜墨法》是指在書寫和繪畫時,節約使用墨汁的一種準則。它要求用筆要“重者勿勤,輕者勿省”,即要根據需要適度使用墨汁,既不過多也不過少。

拆分部首和筆畫

《惜墨法》的部首拆分為“心”和“土”,其中“心”是表示一種心靈的意象,而“土”則表示畫筆灑在紙上的印記。總共有13畫。

來源

《惜墨法》最早出自《王羲之字臣碑》。王羲之是中國東晉時期的一位著名書法家,他在碑刻上題寫了“恬淡守規,勿使惜墨”這樣的字句,意為書寫時要保持恬淡守規的心态,不要因為墨汁的節省而影響書寫的質量。

繁體

繁體的《惜墨法》為“惜墨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惜墨法》書寫形式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古時的字體可能有一些差異,但字義和用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書寫時要遵守《惜墨法》,不要過多地使用墨汁。

2. 在繪畫中,我們要學會節約用墨,恰到好處地運用《惜墨法》。

組詞

1. 惜字:指書寫時要注意字迹工整,不要隨意潦草。

2. 墨汁:繪畫和書寫所需的墨水。

3. 畫筆:用來繪畫的工具。

近義詞

1. 節約用墨

2. 勤儉用墨

反義詞

浪費墨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