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谿壑的意思、谿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谿壑的解釋

[mountain gorge] 山谷溪澗(多用于比喻人的欲念)

詳細解釋

亦作“豀壑”。1.山間的溝壑。《國語·晉語八》:“ 叔魚 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 韋昭 注:“水注川曰谿;壑,溝也。” 晉 左思 《吳都賦》:“谿壑為之一罄,川瀆為之中貧。” 清 闵麟嗣 《玉淵潭》詩:“纔過三峽橋,谿壑駴聞見。”

2.喻貪欲。《南齊書·垣崇祖傳》:“頻煩升擢,谿壑靡厭,恐以彌廣。” 宋 嶽飛 《謝講和赦表》:“蓋夷虜不情,犬羊無信,莫守金石之約,難充谿壑之求。” 郭孝威 《陝西光複記》:“近年又借立憲之名,行虐民之實,賣我之生産,供彼之豀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谿壑”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xī hè,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自然地理概念
    指山谷中的溪澗或溝壑,即兩山之間的深谷或水流聚集處。例如《國語·晉語八》中“谿壑可盈”即描述山谷可被填滿的自然特性。

  2. 字形與異體字

    • “谿”為“溪”的異體字,二者通用,但“谿”更常見于古籍。
    • “壑”指深溝或大水坑,如成語“千山萬壑”。

二、比喻含義

  1. 象征貪婪的欲念
    古籍中常用“谿壑”比喻人難以滿足的貪欲,如《南齊書·垣崇祖傳》批評貪官“谿壑靡厭”(貪欲無度)。清代李文炤《儉訓》亦用“欲深谿壑”警示奢靡的危害。

  2. 相關成語與用法

    • 欲壑難填:形容貪欲如深谷難以填滿,與“谿壑”的比喻義相通。
    • 谿壑無厭:直接指貪心永不滿足(如宋代嶽飛相關文獻)。

三、古籍用例


“谿壑”既指自然中的山谷溪澗,又衍生為對人性貪婪的生動比喻。其使用多見于文言文,現代漢語中多保留在成語或文學化表達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可參考《國語》《南齊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谿壑

谿壑(xī hè)是一個漢語詞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谿(xī)和壑(hè)。谿壑可以指代山谷、溝壑等地形,也可比喻人生道路上的險阻和困難。

拆分部首和筆畫

谿的部首是讠,壑的部首是土。谿共有5劃,壑共有5劃。

來源和繁體

谿壑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小雅·鹿鳴之什·谿》中有“山有谿,隰有芑”這樣的句子,指的就是山谷之地。在古代的繁體漢字中,谿壑分别寫作谿、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規範與現代有所不同。谿的古字形是一個人物形象立足在山谷之間的樣子,象征着山谷的形狀。壑的古字形形似今字形“夂”旁加上一個土字旁,象征着土質的溝谷。

例句

1. 山間的谿壑中,清澈的溪水從石頭間流淌而過。

2. 他的一生經曆了無數的谿壑,但始終堅定地向前邁進。

組詞

山谷、溝壑、山丘、隘谷、深溝

近義詞

峽谷、山峽、山溝、山澗、山潭

反義詞

平原、平地、坦途、平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