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晉 謝玄 曾都督七州軍事,患疾後,上疏請求解職歸隱。見《晉書·謝玄傳》。後遂以“謝玄文”謂去職歸山。 唐 錢起 《送李秀才落第遊荊楚》詩:“名逃 卻詵 策,興發 謝玄 文。”
“謝玄文”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謝玄文”指東晉名将謝玄因患病上疏請求辭官歸隱的事件,典出《晉書·謝玄傳》。後成為表示“辭去官職、歸隱山林”的典故,常見于古代詩文。
謝玄是東晉軍事家,曾都督七州軍事,功勳卓著。晚年因健康問題主動請辭,其奏疏被後人稱為“謝玄文”,象征功成身退的選擇。
唐代詩人錢起在《送李秀才落第遊荊楚》中寫道:“名逃郤诜策,興發謝玄文”,以“謝玄文”暗喻友人歸隱之志。
部分解釋(如)誤将“謝玄”與“謝安”混淆,或将其理解為“才華出衆”,實為訛傳。正确含義應緊扣謝玄歸隱的史實。
多用于形容主動放棄權位、追求閑適生活的行為,或借古喻今表達隱退意向。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晉書·謝玄傳》或唐代詩文注解。
《謝玄文》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謝絕探訪。通常用來表示拒絕外人或客人的禮節性拜訪。
《謝玄文》由謝、玄、文三個字組成。
- 謝的部首是讠(譏讠)+ 謝的筆畫數是11。
- 玄的部首是玄 + 玄的筆畫數是5。
- 文的部首是文 + 文的筆畫數是4。
《謝玄文》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中,文中的記錄是"廟之先世一人也,拜一人以承之。謝玄文,不拜",意即在祭拜祖先過程中,當某一位祭祖者結束後,下一位祭祖者應通過謝絕禮節性的拜訪,避免重複行為。
《謝玄文》的繁體字為《謝玄文》。
古代寫漢字時,謝、玄、文的字形稍有變化。例如,謝字的古代寫法為「謝」,玄字的古代寫法為「玹」,文字的古代寫法為「文」。
1. 我今晚有事,向您緻以謝玄文。
2. 在家休養期間,醫生對探訪者表示了謝玄文。
謝絕、探訪、禮節、緻以
拒絕、推辭、辭謝
接待、歡迎、應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