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心戮力的意思、協心戮力的詳細解釋
協心戮力的解釋
思想一緻,并同努力。《新唐書·韋陟傳》:“若不齋盟質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協心戮力,則無以成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嘉定寶玺》:“我輩當念祖父淪亡之痛,協心戮力,仰扣廟堂。”亦作“ 協心同力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四川讨滿洲檄》:“協心同力,併復中原。”
詞語分解
- 協心的解釋 同心,齊心。《書·畢命》:“ 周公 克慎厥始,惟君陳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終,三後協心,同底于道。”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協心輔齊聖,政理同毛輶。” 宋 範仲淹 《宋故太子賓客謝
- 戮力的解釋 協力,通力合作臣與将軍戮力而攻秦。;;《史記;項羽本紀》詳細解釋勉力;并力。戮,通“ 勠 ”。《書·湯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以與爾有衆請命。” 孔穎達 疏:“戮力,猶勉力也。”《國語·吳語》:
網絡擴展解釋
“協心戮力”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xié xīn lù lì
- 釋義:思想一緻,共同盡力。形容衆人團結一心,為同一目标努力。
2.結構解析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協心”(同心)和“戮力”(合力)兩部分組成,強調思想和行動的統一性。
- 感情色彩:中性詞,多用于褒義語境。
3.曆史出處
- 最早見于《新唐書·韋陟傳》:“若不齋盟質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協心戮力,則無以成功。”
- 宋代周密《齊東野語·嘉定寶玺》中也有用例:“我輩當念祖父淪亡之痛,協心戮力,仰扣廟堂。”。
4.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協心同力、齊心協力、同心協力。
- 用法:多作謂語、定語或狀語,常見于描述集體合作或共同目标的場景,例如:“軍民協心戮力,共克時艱。”。
5.現代適用性
- 雖為古代成語,但在近代文獻如《辛亥革命·四川讨滿洲檄》中仍有沿用,體現其持久的表達力。
總結來看,“協心戮力”強調從思想到行動的高度統一,適合用于團隊協作、曆史叙事或激勵性語境。如需更多用例或文獻來源,可參考《新唐書》《齊東野語》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協心戮力的意思
《協心戮力》指的是團隊中的每個成員在一個共同的目标下積極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和能力,共同努力,共同取得成功。
協心戮力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協:左右結構,部首十,總筆畫五
心:上下結構,部首心,總筆畫四
戮:上下結構,部首戈,總筆畫十
力:上下結構,部首力,總筆畫十一
協心戮力的來源
《協心戮力》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論語》中的一句名言:“協和萬邦,戮力同心。”意為“和睦協作,一心一力”。該詞凝聚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對團隊合作精神的理解和推崇。
協心戮力的繁體
協心戮力(台灣)、協心戮力(香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協的寫法是辶+十+十,心的寫法是忄,戮的寫法是戈+擊,力的寫法是乛+本。
協心戮力的例句
我們需要在這個困難的時刻協心戮力,共同克服困難。
協心戮力的組詞
協作、心力、戮力、協力等。
協心戮力的近義詞
團結一緻、共同合作、同心協力等。
協心戮力的反義詞
分歧對立、各行其是、個人關注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