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駕馬用的器具。《詩·秦風·小戎》:“遊環脅驅,陰靷鋈續。” 毛 傳:“脅驅,慎駕具,所以止入也。” 孔穎達 疏:“脅驅者以一條皮上繫於衡,後繫於軫,當服馬之脅,愛慎乘駕之具也。驂馬欲入,則此皮約之,所以止入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脅驅,長一丈,皮為之,前繫於衡,當驂馬内,所以止入。”
“脅驅”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一、古代駕馬器具(傳統釋義) 根據《詩經·秦風·小戎》記載,“脅驅”是古代馬車上的部件,具體功能為:
二、現代引申為成語(較少見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用威脅和驅逐的方式迫使他人做某事”,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文獻支撐,可能是對字面義的拆分引申,需謹慎使用。
建議:在古文閱讀或曆史研究中,應以第一種解釋為準;若需表達“威脅驅逐”之意,建議使用更通用的詞彙如“威逼利誘”等。
脅驅(xié qū)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用作動詞,表示通過威脅逼迫他人。它的拆分部首是“⺇”(心)和“馬”(馬)。拆分後可以看出,“⺇”代表心理,表示心理威脅;“馬”表示逼迫、驅趕等動作。
脅驅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禮記·曲禮上》。在古代,人們常常利用威脅與逼迫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形成了這個詞彙。
在繁體字中,脅驅的寫法為「脅驅」。可以看出,「脅」是指背脅,「驅」是指驅趕,這兩個字形象地描繪了逼迫他人的過程。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的古文寫法為「⺇馬」,表示了脅驅的意思。這種古文的寫法更加形象地表達出了脅驅的含義,并且字形更加簡潔。
以下是脅驅的例句:
他用威脅的話語脅驅我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情。
他利用職權來脅驅下屬,實現自己的私利。
他常常以武力脅驅人們服從他的命令。
與脅驅相關的組詞有:脅迫、脅從、驅使。
與脅驅意思相近的詞有:脅持、逼迫、威脅。
與脅驅意思相反的詞有:勸說、引導、影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