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薤書的意思、薤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薤書的解釋

篆書之一體。 清 李良年 《桂枝香·憶往》詞:“記密寫薤書螺盒,有蛺蝶能來,鸚鵡能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薤書”是中國古代書法中的一種特殊書體,其名稱源于植物“薤”(即藠頭,一種葉片細長的百合科植物)。該書體以筆畫纖細、形似薤葉而得名,屬于篆書的一種變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名稱由來
    “薤”指藠頭,其葉片細長而挺直,故書法家以這種形态為靈感,将筆畫設計為纖細修長的線條,形如薤葉,因而得名“薤書”。

  2. 曆史記載與特點
    據明代高濂《遵生八箋》記載,宋代書法家陳惟馨(字遵)曾創薤葉篆,用于題寫匾額。其特點包括:

    • 筆畫細如韭葉,末端尖銳;
    • 結構緊湊,字形修長;
    • 兼具篆書的古樸與裝飾性,多用于非正式場合的題刻。
  3. 應用場景
    薤書因風格獨特,常用于匾額、印章或藝術裝飾,強調視覺美感而非實用書寫。例如陳惟馨曾以薤書題寫“延祥觀”匾額,展現其飄逸姿态。

  4. 與其他書體的區别
    相較于傳統篆書的圓潤均勻,薤書更突出線條的纖細與銳利,接近“韭花筆法”,但因薤葉較韭葉更細長,故筆畫更為修長挺直。

薤書是一種以植物形态命名的裝飾性篆書變體,其藝術價值高于實用功能,體現了古代書法家對自然物象的抽象化借鑒。由于相關記載較少,其具體技法與流傳範圍仍有待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薤書》的意思

《薤書》一詞指的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類書籍,它們主要收錄有關草藥、植物和植物學的知識。在古代,薤書是幫助人們認識和了解植物的重要工具,也是中醫草藥學的基礎。

拆分部首和筆畫

《薤書》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艹”和“書”。其中,“艹”為草的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書”音為"shū",為書的部首,表示與書籍有關。

根據筆畫的計算,整個詞語“薤書”共有10畫。

來源

《薤書》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史記·草書志》中。據史書記載,漢朝醫師薤讓所著的一系列與植物相關的醫學著作稱為《薤書》,這套著作被後世奉為經典的醫學文獻,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學術名詞。

繁體

《薤書》的繁體字書寫為“蕙書”,發音與簡體字相同,隻是書寫形式略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詞語“薤書”可以寫成“藿書”或“薛書”,這些寫法都是合乎規範的古代漢字書寫方式。

例句

1. 學習《薤書》可以增加對草藥的認識和了解,對中醫學的學習有着重要的幫助。

2. 他從《薤書》中查找了一些草藥的信息,以便配制治療疾病的草藥方劑。

組詞

1. 薤草:指的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狹長,具有藥用價值。

2. 薤白:指的是薤科植物的根莖,可以作為中藥使用。

近義詞

1. 植物書:與《薤書》具有相似的意義,指的是收錄有關植物知識的書籍。

2. 草藥書:指的是介紹草藥、草藥制劑及草藥應用方面知識的書籍。

反義詞

1. 動物書:與《薤書》相對,指的是收錄有關動物知識的書籍。

2. 礦物書:指的是介紹各類礦物及其性質、特點等知識的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