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懈慢的意思、懈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懈慢的解釋

[slight]懈怠而傲慢;怠慢

詳細解釋

(1).懶惰散漫。《國語·周語上》:“猶有散、遷、懈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

(2).懈怠輕慢。 漢 徐幹 《中論·法象》:“是故先王之制禮也……欲其尊也,欲其莊也,焉可懈慢也。”《後漢書·锺離意傳》:“若以懈慢為愆,則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輕,咎皆在臣,臣當先坐。” 明 袁宏道 《答陶周望書》:“與兩兄相結,專以一大事相期,故言之不得不力。若以為此懈慢人無可聽者,弟已矣,從此專事承順,不敢復道之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懈慢”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懈”和“慢”兩個語素組成:


  1. 本義為“松懈、懶惰”,如《說文解字》釋為“怠也”。常見于“懈怠”“松懈”等詞,表示做事不積極、不專注的狀态。


  2. 本義為“遲緩”,後引申為“态度輕忽”,如“怠慢”“傲慢”。既指行動緩慢,也指對人或事不重視。

綜合詞義
“懈慢”指态度上的松懈與怠慢,既包含行動拖延(如工作懶散),也包含待人冷淡(如禮節不周)。例如:

語境示例

注意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的近義詞為“懈怠”“怠慢”。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古籍中偶見用例(如《敦煌變文集》中“懈慢心”指修佛不誠)。

網絡擴展解釋二

懈慢

懈慢(xiè màn)一詞有着“懈散怠惰、懶散懶惰”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扌(手)和曼。扌表示與手有關,曼表示遲延、懶惰。懈慢一詞的筆畫總數為17畫。

“懈慢”一詞源自于《古文苑》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有一位懶散的人,整天都懶洋洋、無所事事。後來他患上了重病,醫生稱他的病是“懈慢”而來的。從此,這個詞就被用來形容倦怠懶惰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懈慢”可以寫成“懈懶”或“怯懶”。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懈慢的字形有幾種不同寫法。例如,在漢代時期,懈慢可以寫成“辍懶”;在唐代時期,可以寫成“慇懶”。

以下是懈慢一詞的例句:

1. 他參加工作後,态度越來越懈慢。

2. 這個學生在課堂上總是懈慢散漫。

懈慢的組詞包括:懈怠、懶惰、懶散。

懈慢的近義詞有懶散、怠惰、敷衍。

懈慢的反義詞有勤奮、努力、積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