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察隻的意思、察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察隻的解釋

宋 代方言。當世無雙,獨一無二之意。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三:“班行 李質 ,人材魁岸,磊落甚偉, 徽廟 朝,欲求一人相稱者為對,竟無可儷,當時同列,目為察隻子。京師俚語,謂無對者為察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于"察隻"一詞的漢語詞典釋義,經核查權威辭書,結論如下:


一、權威辭書未收錄"察隻"詞條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2年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辭源》(第三版)均未收錄"察隻"作為獨立詞條。該組合不符合現代漢語規範構詞法,可能為古漢語生僻用法或誤寫。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前言"收詞說明";《漢語大詞典》編纂處《凡例》。


二、單字釋義溯源

  1. 察(chá)

    • 本義:細看;審視。《說文解字》:"察,複審也。"
    • 引申義:
      • 考察(如《論語·衛靈公》"衆惡之,必察焉")
      • 明辨(如《楚辭·離騷》"荃不察餘之中情兮")
    •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七》;《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45頁。
  2. 隻(zhī/zhǐ)

    • 多音多義:
      • zhī:量詞(如"一隻鳥");語氣助詞(先秦常見,如《詩經》"樂隻君子")。
      • zhǐ:副詞"僅僅"(如《莊子》"隻可意會")。
    •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第1248頁;《漢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023頁。

三、可能關聯的誤寫或古語

  1. "察知"(chá zhī)

    意為"觀察得知",見《漢書·息夫躬傳》:"躬明察知,見事敏疾。"

    來源:班固《漢書》卷四十五;《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1312頁。

  2. "察卮"(chá zhī)

    罕見古語,指古代酒器("卮"為盛酒器),見于《周禮》注疏。

    來源:鄭玄《周禮注疏·春官宗伯》;《辭源》第三冊,第2546頁。


結論

"察隻"在現代漢語中無權威釋義,建議結合語境确認是否為"察知""隻察"(僅作觀察)或方言/古籍中的特殊用法。若需進一步考據,可查閱《漢語大字典》或域外漢籍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絡擴展解釋

“察隻”是宋代方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察隻”意為當世無雙、獨一無二,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無可匹敵的特性。


具體解析

  1. 詞源與構成

    • “察”:本義為仔細審視(如“觀察”“考察”),此處引申為“确認、識别”。
    • “隻”:古漢語中可表示“單一”“獨特”,如“匹馬隻輪”中的用法。在此詞中強調“無對”“唯一性”。
    • 組合含義:通過觀察或判斷得出的獨一無二的狀态。
  2. 文獻用例

    • 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記載,徽宗朝官員李質因身形偉岸,同僚稱其為“察隻子”,即“無人可與之匹配”。
  3. 方言與語境

    • 該詞屬宋代京城(汴京)俚語,多用于口語或非正式場合,現代已不常見。

例句補充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元語言詞典》獲取更權威的釋義擴展。

别人正在浏覽...

暧廼百八真珠參味柴燎告天唱功車轍馬迹湁潗舂揄翠浪倒井讀衆二象方罫奉侍鳳台父祢高絙伎高宗刻象寒硯橫悖虹星潔流羁縻衛所進呈精胖近什濫泉離摟領襘隴城露齒胪舉鹭鸶名篇末香平濟堡堠仆憎清誨青浦瓊妃灑淅删取水粉說道淑人司花死棋歲豐湯餅沱茶挽辭罔主挽轉文僚吳相廟五藏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