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輕薄。 唐 柳宗元 《與太學諸生喜詣阙留陽城司業書》:“且 陽公 之在于朝,四方聞風仰而尊之。貪冒苟進邪薄之夫,庶得少沮其志,不遂其惡。”
“邪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邪薄”指邪惡輕薄,形容人的品行不端、輕浮且缺乏道德約束。該詞由“邪”(不正當、不正派)和“薄”(輕薄、不厚道)組合而成,強調行為或性格的雙重負面特質。
唐代柳宗元在《與太學諸生喜詣阙留陽城司業書》中寫道:
“貪冒苟進邪薄之夫,庶得少沮其志,不遂其惡。”
此處“邪薄”用于批判那些貪婪、投機取巧且品行低劣之人。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言語境,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近義詞包括“邪僻”“輕薄”,反義詞如“敦厚”“正直”。
如需進一步了解“薄”字的多重含義(如“厚薄”“薄弱”等),可參考權威字典釋義。
《邪薄》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言行不正直,思想不純正或者有不良傾向的意思。這個詞經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或行為有違正道義的情況。
《邪薄》的部首是“邑”(yì),同時也是漢字的一個獨立字形。它的部首在右邊,而在左邊的部分則是漢字“白”(頁)。
根據《康熙字典》,《邪薄》的總筆畫數是17畫。其中,“邪”部分有8畫,“薄”部分有9畫。
《邪薄》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邪薄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司徒官》一書中。“邪薄”一詞在古代使用時常常用來形容人心思不純,品性不正,行為不端正。
繁體字中,“邪”部分的字形和簡體中的一緻,但是“薄”部分的字形稍有不同。
根據曆史記載,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有一些差異。然而,并沒有明确的古代寫法記錄下來。“邪”和“薄”兩字的基本字形與現代相似,但可能在一些細節上有所不同。
1. 他的言行舉止透露出一股邪薄之氣。
2. 這些邪薄的想法和行為違背了社會的公正原則。
3. 他的邪薄行為引起了公衆的争議和譴責。
組詞是指由現有的漢字組合成的新詞,以下是一些與《邪薄》相關的組詞:
- 邪惡
- 邪念
- 薄情
- 薄脆
- 邪教
與《邪薄》意思相近的詞有:
- 邪惡
- 奸詐
- 低劣
反義詞則是指相反意義的詞語,與《邪薄》反義的詞有:
- 正直
- 純正
- 善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