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秋天向西南方向偏斜的銀河。《文選·謝莊<月賦>》:“斜漢左界,北陸南躔。” 李善 注:“漢,天漢也。” 李周翰 注:“秋時又漢西南斜,遠於左界。” 宋 王禹偁 《七夕應制》詩:“斜漢橫空瑞氣浮,橋邊烏鵲待牽牛。” 清 陸圻 《七夕有感》詩:“黃姑鳷鵲通斜漢,明月嬋娟照戍樓。”
“斜漢”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天文現象
“斜漢”主要指秋季向西南方向偏斜的銀河。古代文獻中,“漢”即“天漢”(銀河的别稱),因秋季銀河在夜空中位置偏斜而得名。例如:
字義拆解
部分資料(如)提到“斜漢”可指行為不正直的人,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
在詩詞中,“斜漢”常與秋夜、星辰等意象結合,營造清冷寂寥的意境。例如清代陸圻《七夕有感》中“黃姑鳷鵲通斜漢”,即以銀河的偏斜暗喻時空流轉。
“斜漢”的核心含義為秋季傾斜的銀河,屬于古典文學中的天文詞彙。若需進一步考證其引申義,建議查閱更權威的古代文獻或聯繫具體語境分析。
斜漢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态度或行為不端正、偏離常規。下面是有關斜漢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詳細内容。
斜漢的拆分部首是斤(jīn)和又(yòu),總共由10個筆畫組成。
斜漢一詞最早出現于漢代文學作品《世說新語》中。在這部著作中,斜漢指的是指行為不正直、偏離正道的人。
斜漢的繁體字為斜漢。
在古時候,斜漢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在古代的字典中,斜漢的寫法為“斜”加上“㐧”,讀音同為xié hàn。
1. 他的行事作風真是斜漢,總是打亂計劃。
2. 那個商人經常使用欺騙手段,真是個斜漢。
斜漢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
1. 斜漢行徑
2. 斜漢品性
3. 斜漢作風
與斜漢近義的詞語包括:偏頗、歪曲、邪惡。
與斜漢反義的詞語包括:正直、誠實、正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