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洗滌劑的意思、洗滌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洗滌劑的解釋

具有去污能力的物質。主要是表面活性劑,能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具有潤濕、乳化、分散和發泡等作用,因而可洗淨皮膚、纖維、金屬等表面上所附着的污垢。如肥皂和各種合成洗滌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洗滌劑是以表面活性劑為主要成分的化學制劑,通過降低液體表面張力實現去污功能。《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将其定義為"用于清除物體表面污垢的清潔劑",包含陰離子、非離子等不同活性劑類型。

根據《化學化工大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的行業标準,現代洗滌劑通常由以下四類物質構成:

  1. 表面活性劑(占比15-30%)
  2. 助洗劑(三聚磷酸鈉等)
  3. 功能添加劑(酶制劑、熒光增白劑)
  4. 填充劑(硫酸鈉)

其去污原理基于膠束理論:表面活性劑分子疏水端吸附污漬,親水端與水結合形成膠束結構,通過機械力使污漬脫離載體。《表面活性劑科學》(科學出版社,2018)指出該過程涉及潤濕、乳化、分散三重作用機制。

應用範疇涵蓋家庭清潔、工業清洗、醫療衛生三大領域。《日用化學品科學》(中國日用化學研究院,2021)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洗滌劑年産量已達1200萬噸,其中濃縮型産品占比提升至27%。行業标準QB/T 1224-2020對餐具洗滌劑的pH值、去污力等指标作出明确規定。

網絡擴展解釋

洗滌劑(Detergent)是通過物理和化學作用去除物體表面污垢的化學産品,其核心功能在于清潔。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組成

  1. 基本定義
    根據國際表面活性劑和洗滌劑協會(A.I.S.E.),洗滌劑是由表面活性劑與助劑配方組成的清潔産品。它通過降低水的表面張力,滲透、乳化或分散污垢,實現去污效果。

  2. 核心成分

    • 表面活性劑:分子結構含親水基和親油基,能結合油污并溶于水,是去污的關鍵。
    • 助劑:如碳酸鈉、磷酸鹽等,增強去污力、軟化水質或防止污垢再沉積。
    • 添加劑:包括熒光增白劑、香精、酶制劑等,用于提升清潔效果或使用體驗。

二、作用原理

洗滌劑通過雙重機制清潔:

  1. 物理作用:表面活性劑滲透污垢縫隙,破壞其附着力。
  2. 化學作用:助劑與污垢發生化學反應(如皂化反應),使其溶解或分散。

三、分類方式

  1. 按用途

    • 重垢型:用于衣物深層去污(如洗衣粉、洗衣液)。
    • 輕垢型:用于餐具等輕度清潔(如洗潔精)。
  2. 按形态
    可分為粉狀、液體、塊狀、膏狀等,例如洗衣粉與洗衣液的差異主要在于溶解性和溫和性。


四、常見類型示例


以上信息綜合了國際标準定義、成分解析及實際應用場景,更多完整分類可參考相關權威文獻或行業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

百口同聲八秩陂栅匕爨薄養厚葬廁牏忏摩打官防打虎拍蠅稻田衲刁決蝶戀蜂狂第四紀斷紋杜郵之賜方山巾飛鶱凫茨痼瘵好意思黑楂楂猾狯奸惰挢舌缙紳禁術口強口若懸河淩錐滿腹經綸娘姨撇撒鼙角潑婦罵街青木屈鈍雀躍髯夫戎辔善淵燒香引了鬼來生年識貨水溜溜思顧阘非堂前騰精跳疆替古人擔憂廷尉評痛疚投杼之疑徒坐尪悴危懔向口降魔仙翁銷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