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賜。 宋 範仲淹 《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歸老十餘年,不曾遷改,亦無錫賜。”
“錫賜”是漢語古典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上級對下級的賞賜或恩賜,也可引申為上天對人的賜予。該詞由“錫”(通“賜”)和“賜”二字組成,雙重強調“給予”之意。
二、詞源典故
最早可追溯至《詩經·小雅·斯幹》:“日居月諸,福居于室,錫賜百福。”原指太陽、月亮将福祉賜予人間,後演變為表達尊長對晚輩的恩惠。宋代範仲淹在《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中亦用此詞:“歸老十餘年,不曾遷改,亦無錫賜。”指官員退休後未獲朝廷額外賞賜。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辨析
如需更多文獻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錫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給予賜予某種財物或榮譽。
《錫賜》由部首“钅”和"巳"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20畫。
《錫賜》這個詞的出處較為模糊,源自古代文獻中,例如《周禮·春官·冢宰》中有“錫賜群臣”的記載。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仍然被廣泛使用。
《錫賜》在繁體中的寫法是「錫賜」。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古時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可以根據時代和文獻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1. ************人将錫賜嘉獎勇敢的消防員。
2. 公司董事會決定向優秀員工錫賜一筆特别獎金。
3. *********長宣布将在全國範圍内錫賜師生們獎學金。
1. 賜予
2. 賜福
3. 錫財
4. 錫文
給予、授予、賜予
收回、剝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