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錫賜的意思、錫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錫賜的解釋

賞賜。 宋 範仲淹 《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歸老十餘年,不曾遷改,亦無錫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錫賜”是由“錫”與“賜”組成的複合詞,屬于古漢語中的賞賜類詞彙。以下是具體解析:

  1. 字義分解

    • 錫:通假字,同“賜”,《說文解字》釋為“予也”,指上對下的給予行為,多用于帝王對臣屬的封賞,如《左傳·宣公十五年》有“錫車馬”之例。
    • 賜:本義為“給予”,《爾雅·釋诂》注“賜,予也”,強調恩惠性的授予,如《禮記·曲禮》載“賜食則祭”。
  2. 詞義與用法

    “錫賜”表示君主或尊長對臣屬的賞賜行為,涵蓋物質(如金銀、土地)與精神賞賜(如爵位、封號)。例如《詩經·小雅·采菽》中“天子錫之”即描述諸侯受封場景。該詞常見于史書、诏令等正式文獻,如《漢書·文帝紀》載“錫賜鳏寡”。

  3. 詞源演變

    先秦文獻多單用“錫”或“賜”,漢代後複合詞“錫賜”逐漸定型,如《後漢書·禮儀志》載“錫賜各有差”。唐宋時期仍沿用,但明清後因白話興起而趨于書面化。

  4. 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錫賜”已罕見于日常用語,僅存于曆史研究、古籍注釋及仿古文體中。例如《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将其列為古語詞,釋為“帝王贈予臣屬”。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錫賜”是漢語古典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上級對下級的賞賜或恩賜,也可引申為上天對人的賜予。該詞由“錫”(通“賜”)和“賜”二字組成,雙重強調“給予”之意。

二、詞源典故
最早可追溯至《詩經·小雅·斯幹》:“日居月諸,福居于室,錫賜百福。”原指太陽、月亮将福祉賜予人間,後演變為表達尊長對晚輩的恩惠。宋代範仲淹在《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中亦用此詞:“歸老十餘年,不曾遷改,亦無錫賜。”指官員退休後未獲朝廷額外賞賜。

三、使用場景

  1. 尊卑關系:多用于君臣、長輩與晚輩之間,如帝王賞賜臣子。
  2. 文學表達:古詩詞中常借“錫賜”比喻自然或命運的饋贈,如“天錫良緣”。

四、相關辨析

如需更多文獻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歌百般折磨白苎歌并緣廁足其間懲貶出貨春秋筆麤誕導化奠酬電大抵隙诋抑獨步一時防空軍放屁喇撒肺腹風起泉湧紛亂賦論搞亂根據與條件官腔钴鉧潭賄和霍嫖姚祭號禁閉室驚悖近葉稘歲恐詟蘭炷連袵離散拈斤播兩丕承披頭批郤導窾權變絨毛弱子三寶攝衰石刀世界貿易組織雙日水陸雜陳朔北夊夊太族覥顔庭唐溫溫然先帝相得翔陽曉谕嶰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