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雲外,高遠之處。 唐 崔湜 《江樓夕望》詩:“ 楚 山霞外斷, 漢水 月中平。” 宋 楊萬裡 《雪巢賦》:“ 赤城 兮霞外, 天台 兮雲表。”
(2).謂與世隔絕,遠離塵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亭亭物表,皎皎霞外。” 唐 宋之問 《答田徵君》詩:“傳聞 潁陽 人,霞外漱靈液。” 明 宋濂 《曾君石表辭》:“府君被服儼雅,揮麈談笑,皦然如霞外人。”
“霞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兩個維度進行解釋:
該詞讀音為xiá wài(注音:ㄒㄧㄚˊ ㄨㄞˋ),其雙重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可靈活運用,既可用于寫景,也可用于抒懷。相關古籍例證多出自唐宋詩文,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文學中的豐富表現力。
「霞外」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霞光所未及的地方」。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某個地方的景色美麗壯觀,超越了一般人所能見到的範圍。
「霞外」的拆分部首是「雨」和「外」,其中「雨」表示天氣現象,「外」表示地點。根據筆畫來計算,「雨」的筆畫數是8畫,「外」的筆畫數是5畫。
「霞外」這個詞來源于《詩經·小雅·大東》中的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段詩描繪了周代時楊柳依依的美景,而「霞外」則是超越這個美景的地方。
從字形上看,「霞外」沒有繁體字形式,隻有簡體字形式。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然而,「霞外」這個詞的寫法至今沒有改變。
以下是兩個使用「霞外」的例句:
1. 這座山上的風景如此絕美,仿佛來到了霞外一般。
2. 仰望星空,仿佛可以觸摸到霞外的星辰。
以下是兩個與「霞外」相關的組詞:
1. 霞光:形容日出或日落時天邊出現的紅光。
2. 霞彩:形容天空中出現的各種色彩斑斓的雲霞。
以下是一個與「霞外」相近義的詞語:
1. 寶地:形容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的地方。
以下是一個與「霞外」相反義的詞語:
1. 塵土:表示景色荒涼、不美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