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狎侮的意思、狎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狎侮的解釋

[slight]輕慢,戲弄。常用以形容人物言行舉止

今商王受狎五常,荒怠無敬。——《書·秦誓》

詳細解釋

輕慢侮弄。《書·旅獒》:“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盡人心;狎侮小人,罔以盡其力。” 孔 傳:“盛德必自敬,何狎易侮慢之有。”《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無所詘。”《三國演義》第四十回:“ 融 ( 孔融 )平日每每狎侮丞相。” 獨立蒼茫子 《東京學界公憤始末告鄉人父老興學書》:“﹝ 陳天華 ﹞内愴懷于祖國之孱弱,外不堪 日 人之狎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狎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詳細解釋

  1. 行為表現
    包括言語攻擊、肢體戲弄或其他形式的侮辱,常見于對他人尊嚴的冒犯()。

    • 古籍例證:
      • 《尚書·旅獒》:“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盡人心;狎侮小人,罔以盡其力。” (強調有德者不自輕慢他人)
      •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狎侮諸客”,展現其不拘禮節的行為()。
  2. 語境差異

    • 古代:既可指親近而不莊重(如朋友間戲谑),也可指明顯侮辱;
    • 現代:多指帶有惡意的貶低或冒犯()。

相關例證


近義詞與反義詞


注意事項

如需更多文獻例證或語義演變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狎侮

狎侮(xiá wǔ)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形容對人或事物不尊重或輕視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狎」這個字由「犬」(quǎn,犬是狗字頭)和「叚」(jiǎ, jia是角旁)組成,總共有9個筆畫;
「侮」這個字由「亻」(人字旁)和「午」(wǔ,犬是狗字底)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狎」為上古音;「侮」為春秋戰國時期仕宦僚佐文人墨客所造的新字。

繁體:
「狎」的繁體字為「狎」;
「侮」的繁體字為「侮」。

古時候漢字寫法:
「狎」在古時候的寫法多為象形,在上面畫上了犬字頭,下面畫上了叚字旁;
「侮」在古時候的寫法也多為象形,在左邊是一個彎曲的人形,右邊為午字底。

例句:
1. 他經常狎侮下屬,導緻團隊士氣低落。
2. 學校嚴禁學生之間互相狎侮或欺負。

組詞:
侮辱、侮慢、蔑視等。

近義詞:
輕蔑、鄙視、歧視等。

反義詞:
尊重、重視、敬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