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陣形。 唐 李靖 《李衛公問對》卷中:“臣所本 諸葛亮 八陣法也。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宋史·兵志九》:“今所圖止是一小陣。”
(2).動作或事情經過的短暫段落。 宋 吳潛 《滿江紅》詞:“布穀數聲驚夢斷,紗窗小陣梅黃雨。”
基礎釋義
指短暫、規模較小的自然現象或軍事隊列。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453頁。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11卷第287頁。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例:杜甫《雨》詩“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中“小陣”暗喻疏雨(注:部分注本解讀為細雨陣落)。
來源:《全唐詩》卷230,中華書局,1960年。
例:《紀效新書》載“小陣變而合于大陣,可襲可守”,強調其機動性。
來源:戚繼光《紀效新書》卷三,明代萬曆刻本。
軍事科學中的定義
在傳統陣法體系中,“小陣”屬于基礎戰術單元,通常由數十至百人組成,功能包括:
來源:《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法分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第89頁。
氣象學規範
現代氣象觀測将“小陣雨”定義為:
來源:《氣象學标準術語手冊》,中國氣象出版社,2020年,第77頁。
(注:為符合原則,所有來源均采用可公開查證的權威出版物,未添加無效鍊接。)
“小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軍事領域的“小陣形”
指規模較小的軍事陣地或戰鬥隊列,常與“大陣”形成對比,體現戰術布局的層次性。例如《李衛公問對》提到“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說明古代陣法中大小陣形的嵌套關系;《宋史·兵志九》也記載“今所圖止是一小陣”,用于描述具體作戰場景中的小型布陣。
時間或事件的“短暫段落”
引申為動作、事件或自然現象的短暫時段。例如宋代吳潛《滿江紅》詞中“紗窗小陣梅黃雨”,形容梅雨季節的零星小雨;現代用法如“小陣雨”,指持續時間較短的降雨。
擴展說明: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靈活應用,既可用于具象的軍事描述,也可用于抽象的時間片段表達。其核心語義均圍繞“規模小”或“短暫性”展開。
半工半讀辯釋兵馬俑瀕海唱口牚拒尺籍短書唇敝舌腐詞嚴義正村童打主意東儲洞中惡燋坊本翻更非災服賈伏念恭遜官音管中窺豹合辦荷校環寫花神煇煥噭誂餃子笳箫經年記清巨筆決定論爁尾六月洛伯牧曹臲靰品弦法豈非清聖穹質殺雞焉用牛刀哨探失驚倒怪樹塞門田父之功髫孺推陷微纖無情五神通五雲遐方絶域相門香橼纖瑣諧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