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嘯咤 ”。
關于“嘯吒”的詞義解釋如下:
“嘯吒”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ào zhà,本義指大聲呼吼,常用來形容具有威懾力的聲威或氣勢。
《後漢紀》提到“豪傑之士無所騁嘯咤之心”,《陳書》中“指揮嘯咤,湘郢廓清”均體現其威嚴氣勢。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嘯吒風雲”或具體古籍出處,可參考相關文獻或詞典來源。
《嘯吒》(xiào zhà)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口部和耳部。它是一個動詞,意為高聲呼喊或大聲叫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口(3畫)+ 耳(6畫)= 嘯(9畫)
嘯(9畫)+ 又(2畫)= 吒(11畫)
《嘯吒》一詞的來源:在古代,狩獵時為了引起獸類注意或者展示勇猛,獵人們會用力高聲呼喊。這種高聲呼喊就稱為嘯吒。
繁體字形式:曉嚟
古時候漢字寫法:嘯吒的古字形是“曉嚟”,包括兩個部首,曰和口。
例句:
1. 他在山谷裡嘯吒,回蕩着他強壯的聲音。
2. 在荒山野嶺中,獵人們嘯吒着吸引獵物的注意。
組詞:
1. 嘯天(xiào tiān):指聲勢浩大,震撼人心的呼喊聲。
2. 嘯傲(xiào ào):形容人的豪邁、氣魄和威武。
3. 吒咳(zhà ké):形容因咳嗽而發出的刺耳聲音。
近義詞:
1. 吼叫(hǒu jiào)
2. 大聲嘶吼(dà shēng sī hǒu)
反義詞:
1. 寂靜(jì jìng)
2. 安靜(ān jìng)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