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餘的意思、小餘的詳細解釋
小餘的解釋
(1).凡不滿一甲(即六十)餘下的日數稱大馀,不滿一日(包括夜)餘下的分數稱小馀。“大餘”、“小餘”各分前、後。前“大餘”指所求年天正十一月(即今所用的農曆前一年十一月)朔那一天的幹支,前“小餘”是指這一天合朔的時刻;後“大餘”是指這一年冬至那一天的幹支,後“小餘”是指冬至在這一天的時刻。前“小餘”按一日九百四十分計算,後“小餘”按一日三十二分計算。《史記·曆書》:“大餘五十四,小餘三百四十八;大餘五,小餘八。端蒙單閼二年。”
(2).泛指一日馀下的短暫時光。 唐 元稹 《景申秋》詩之五:“無酒銷長夜,回燈照小餘。”
詞語分解
- 小的解釋 小 ǎ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較的對象,與“大”相對: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範圍窄,程度淺,性質不重要:小事。小節。小題大作。小打小鬧。 時間短:小坐。小住。 年幼小
- 餘的解釋 餘 (②餘⑤餘) ú 我:“餘将老”。 剩下來的,多出來的:剩餘。餘糧。餘興。餘悸。餘孽。節餘。餘生。餘蔭(指前人的遺澤,遺留的庇蔭)。餘勇可賈(?)(還有剩餘的力量可以使出來)。 十、百、千等整數或
專業解析
"小餘"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專業含義的術語,主要用于中國古代曆法領域。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小餘"指古代曆法計算中,在确定朔望月或回歸年長度時,不足一日的餘數部分。它代表将日以下的時間單位(如分、秒)換算為日制後的分數值。
- 朔望月小餘:指一個朔望月周期(約29.53059日)扣除29整日後剩餘的部分(約0.53059日)。
- 回歸年小餘:指一個回歸年周期(約365.2422日)扣除365整日後剩餘的部分(約0.2422日)。
二、曆法背景與應用
- 曆元起點:古代曆法常以某年冬至(或立春)時刻與朔旦(日月合朔時刻)發生在同一日的夜半(子時初,即0點)作為推算起點,此起點稱為"曆元"。實際天象中,冬至時刻與合朔時刻往往不在夜半,它們距離夜半的時間差就分别稱為該年的"冬至小餘"和"合朔小餘"。
- 推算節氣與朔望:通過"小餘"的數值,可以精确計算出未來任意時刻的節氣(如冬至、夏至)或朔望(初一、十五)發生的具體時辰。例如,若某年冬至小餘為0.25日,則表示冬至發生在該日的卯時(清晨6點)。
- 置閏依據:回歸年長度(365.2422日)與12個朔望月長度(約354.367日)之差(約10.875日)形成的"歲餘",是設置閏月(通常為13個月)以調和陰陽曆的基礎。"小餘"的累積計算是确定閏月位置的關鍵步驟之一。
三、數學表達與示例
在曆法計算中,"小餘"通常以分數形式表示。例如,漢代《三統曆》中:
- 朔望月長度 = 29 $frac{43}{81}$ 日(即29整日 + 小餘 $frac{43}{81}$ 日 ≈ 29.530864日)。
- 回歸年長度 = 365 $frac{385}{1539}$ 日(即365整日 + 小餘 $frac{385}{1539}$ 日 ≈ 365.25016244日)。
主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2卷,第743頁,"小餘"詞條。該詞典由中國大陸數百位語言學家曆時十餘年編纂,是漢語詞彙釋義的權威工具書。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出版,"小餘"詞條。該書以溯源古漢語詞彙及其曆史文化背景著稱。
- 《中國古代曆法》(張培瑜著):該書系統闡述了中國古代曆法的原理和計算方法,對"小餘"在曆法推算中的核心作用有詳細論述。
- 《中國天文學史大系·中國古代曆法卷》(陳美東主編):權威的天文學史著作,提供了"小餘"在天文曆法應用中的專業解釋和實例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小餘”的詞義解釋,綜合不同來源的信息,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含義
“小餘”是古代曆法術語,指日以下的零碎時間單位:
- 在幹支紀日法中,“大馀”指不滿一甲子(60日)的餘日數,“小馀”則指不滿一日的餘下分數(如時辰、刻數)。
- 二者常共同用于計算節氣或朔望時刻,例如《漢書·律曆志》記載的曆法推算方法。
二、文學引申義
唐代詩歌中可見引申用法,例如元稹《景申秋》的“回燈照小馀”,此處借指一日剩餘的短暫時光,帶有珍惜光陰的意境。
三、現代用法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小餘”可形容“年幼或年輕人”,但這種用法缺乏廣泛文獻佐證,可能是地域性或新近衍生的口語表達,需謹慎使用。
關聯概念
“大馀”與“小馀”對應,例如計算冬至時,“大馀”為累積日數的餘數,“小馀”則為日下分數,兩者共同構成完整時間計量系統。
建議在學術或文學場景中使用時,優先參考古代曆法及典籍中的原始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鐘半豹班狄卑抑本知秉圭波駭不靜不依不饒層折苌宏逞意穿入詞格蕩蕩悠悠觝戲峰頭分句賦稅拱手軌範師旱路豪赫黑白片花名簿诙恠渾素昏罔昏翳簡帛講唱文學旌善驚魇絶詩寬解剌登哩登老大晌累卵之危涖涖林業芒履馬仰人翻齧臂泥濁毆蛇批購前夫強勁雀環三官堂涉曆提備鐵腳詭寄猥孱誣詞五申三令閑子鏬隙邪辟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