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夜。《隋書·王充傳》:“曉夜不解甲,藉草而卧。”《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夫妻各背了一個,隨着衆百姓曉夜奔走。”《三國演義》第四九回:“此人如此多謀,使我曉夜不安矣。”
“曉夜”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xiǎo yè,其核心含義為日夜,泛指白天和晚上,強調全天候或持續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時間範疇
由“曉”(天剛亮)和“夜”(天黑)組合而成,字面指清晨到夜晚的時段,引申為全天候、不分晝夜 的意思。例如《隋書·王充傳》中“曉夜不解甲”,形容日夜不卸甲胄的緊張狀态。
使用場景
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研究。
曉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黎明和夜晚。它的拆分部首是日和夕,總共有9個筆畫。
曉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曉指黎明,表示清晨開始的時候;夜指夜晚,表示天黑之後。這兩個詞合在一起,表示從天亮到天黑之間的時間。
在繁體字中,曉夜的寫法和簡體字是一樣的。
在古時候,曉字的寫法略有不同。曉字的古代寫法是“曉”,由林字旁和日字旁組成,也有6個筆畫。
夜字的古代寫法是“靖”,由青字旁和月字旁組成,總共有13個筆畫。
1. 夏天的曉夜,清涼而甯靜。
2. 每天早起,享受美麗的曉夜。
1. 曉夜鐘:指四時曉夜的交替變化。
2. 曉夜行:指白天和夜晚都在外出行動。
曉夜的近義詞是早晚,表示一天的開始和結束。
曉夜的反義詞是白晝,表示白天和太陽高懸的時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