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 後唐 末年流行的士人夏日冠飾。 宋 陶穀 《清異錄·衣服》:“小樣雲。士人暑天不欲露髻,則頂矮冠。 清泰 間,都下星貨鋪賣一冠子,銀為之,五朵平雲,作三層安置,計止是 梁朝 物,匠者遂依傚造小樣求售。”
“小樣雲”是五代後唐末年流行的一種士人夏日冠飾,其名稱和樣式具有特定曆史背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小樣雲”指五代後唐(約934-936年)士人在夏季佩戴的冠飾,用于遮擋發髻。根據《清異錄·衣服》記載,這種冠飾為銀制,以三層“五朵平雲”疊加而成,設計輕巧,源于對梁朝舊物的仿制。
曆史背景
後唐清泰年間(934-936年),市集店鋪曾售賣此類冠飾,工匠通過縮小尺寸(“小樣”)降低成本,使其更易流通。名稱中的“雲”可能源自冠上的雲紋裝飾。
相關争議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該詞帶有“輕蔑、諷刺”含義,但權威文獻(如漢典、《清異錄》)未提及此用法,可能是與方言詞“小樣”混淆導緻。需注意區分:“小樣”在東北方言中有戲谑之意,但“小樣雲”特指曆史冠飾。
現代應用
如今“小樣雲”主要用于曆史研究或古裝影視道具參考,日常生活中已無實際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清異錄》原文或相關服飾史研究資料。
《小樣雲》是一個樂觀、活潑的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具有輕松、活潑、可愛的特點。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年輕人或者兒童的天真、活潑可愛的樣子。
《小樣雲》這個詞的部首是小、樣和雲。其中,小的部首是⼩,樣的部首是⺝,雲的部首是⺲。總共有10個筆畫。
《小樣雲》一詞來源于網絡流行語,在網絡大環境中逐漸流傳并被廣泛使用。可以說是年輕人自創網絡流行語的一個代表詞組。
繁體字《小樣雲》在台灣和香港地區較為常見使用,它在寫法上與簡體字《小樣雲》基本相同,隻是書寫形式稍有差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關于《小樣雲》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可能是很難找到的,因為它是一個現代網絡流行語。
1. 看到那個小女孩笑得像個小樣雲,真是可愛極了。
2. 他的言談舉止總是帶着一股小樣雲的氣息,讓人覺得很舒心。
1. 小樣子
2. 雲朵
3. 雲深不知處
可愛、活潑、靈動、調皮
嚴肅、冷靜、沉穩、嚴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