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虛腐朽。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問其光嶽之鐘,則芻靈焉;問其山澤之藏,則枵朽焉。”
“枵朽”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xiāo xiǔ,其基本含義為空虛腐朽。以下是詳細解釋:
“枵朽”結合兩字含義,強調事物因内部空虛而逐漸衰敗腐爛的狀态,可用于形容物質(如建築、器物)或抽象事物(如制度、精神)的破敗。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辭海類工具書或古籍文獻。
枵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枯朽、衰敗、破敗不堪。拆分部首為木(mù)和月(yuè),筆畫數為9。枵朽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詞組合而成的。
枵朽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一書中,其中有一句話是“隨敬而安,枵朽無咎。”意思是對待虛浮腐敗的事物要保持敬重和平靜的心态,這樣就不會有什麼過失。
枵朽的繁體字為梟朽。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枵朽的寫法稍有不同。其中“枵”字是由“木”和“小”組成,表示幹枯;“朽”字是由“木”和“丂”組成,表示簍、舊、壞。
1. 那座廢棄的房屋已經枵朽不堪。
2. 這個觀念已經與時俱進,不再陳腐枵朽。
枵朽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如:“枵朽之木”(指幹枯不堪之樹木)。
枵朽的近義詞有:枯萎、腐朽、破敗。
枵朽的反義詞有:茂盛、興旺、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