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危敗而未至死滅之象。《國語·越語下》:“天節不遠,五年復反。小兇則近,大兇則遠。” 韋昭 注:“小兇,謂危敗;大兇,謂死滅。”參見“ 大兇 ”。
(2).指不甚嚴重的災荒。《管子·八觀》:“其稼亡三之一者命曰小兇,小兇三年而大兇。”參見“ 大兇 ”。
“小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危敗而未至死滅之象
出自《國語·越語下》:“天節不遠,五年復反。小兇則近,大兇則遠。” 韋昭注:“小兇,謂危敗;大兇,謂死滅。”此處的“小兇”指事物雖出現危機或衰敗迹象,但尚未達到毀滅的程度。
指不甚嚴重的災荒
源自《管子·八觀》:“其稼亡三之一者命曰小兇,小兇三年而大兇。”意為農作物損失約三分之一時稱為“小兇”,這類災荒雖造成影響,但尚未引發大規模災難。
部分詞典補充了“小兇”在日常或文學作品中的用法,形容人或事物的性格、行為帶有輕微兇惡特質,但程度不深,如“性格小兇”表示略顯嚴厲但不極端。
“小兇”的核心含義是“程度較輕的不利狀況”,既可指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災禍等級,也可用于描述現代語境下的輕微負面特征。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小兇”是一個常用的詞語,表示人或事物的表現出輕微的兇惡或危險。它的拆分部首是“小”和“兇”,其中“小”是部首,表示事物的體積小或程度輕微;“兇”是小兇的核心,表示人或事物的兇惡或危險。
根據漢字的筆畫,推斷“小兇”的筆畫數為10畫,其中“小”的筆畫數為3畫,而“兇”的筆畫數為7畫。
“小兇”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觀念。陰陽是古人對世界萬事物的表象和内在規律所進行的歸納、概括與總結。兇屬于陰的性質,而“小兇”則體現了兇惡的事物或人體現出來的比較輕微的程度。
“小兇”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小兇”。
古時候,“小兇”也可以寫作“小兇惡”、“小兇險”、“小兇厄”,在表達上都有相似的意思,即指事物或人的惡劣和危險程度較輕的狀态。
以下是一些關于“小兇”的例句:
1. 他看上去年紀輕輕,但是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小兇。
2. 這隻小貓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别被它的外表欺騙了,它有點小兇的。
3. 這家餐館口味獨特,有些菜品味道稍微有點小兇,不適合吃不辣的人。
一些與“小兇”相關的詞語有:
1. 惡劣:表示壞的或嚴重不好的程度。
2. 危險:表示對人身財産安全有威脅的狀态。
3. 強悍:表示力量或威力強大。
反義詞則是“小善”,表示事物或人表現出輕微的善良或優點。
總之,“小兇”是用來描述事物或人的兇惡或危險程度較輕微的狀态,并且在社交或書面語境中常常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