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曉行的意思、曉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曉行的解釋

(1).拂曉趕路。 唐 杜甫 《發潭州》詩:“夜醉 長沙 酒,曉行 湘水 春。” 清 趙翼 《瓯北詩話·詩人佳句》:“ 溫庭筠 《曉行》詩……不著一虛字,而曉行景色都在目前。”

(2).指白天行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六回:“一路上曉行夜泊,在水面行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曉行”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

一、基本詞義

  1. 拂曉趕路
    指天剛亮時啟程趕路,常見于古詩文。例如杜甫《發潭州》中“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描繪清晨啟程的情景。

  2. 白天行走
    在部分文獻中,也泛指白天行進。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提及“曉行夜泊”,指晝夜兼程的旅途。

二、文學意象

在古典詩詞中,“曉行”常與羁旅、思鄉之情結合。如清代張問陶《曉行》詩以“飛沙沉露氣,殘月帶雞聲”渲染旅途孤寂,暗含對故鄉的眷戀。

三、擴展用法


以上綜合了古籍、詩詞及現代釋義,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用法,可參考相關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曉行的意思

曉行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在清晨或黎明時分開始出行或行動。它可以用于形容人在早晨出門或出發,也可以用于描述動物在晨光中移動的場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曉行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日和行。日表示太陽,行表示行走。根據漢字拆分規則,曉行的拆分筆畫為6畫。

來源和繁體

曉行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雅頌·大東》中的一句詩:“明明其揭,求我大邦,民之父母。”意思是“清晨的路上,祈求保佑我們的大國家,人民的父母。”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曉行一詞最早是用來描述清晨的出行的。

在繁體字中,曉行的寫法為「曉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曉行的部首行字的寫法和現代一樣,但是字形有些差異。古代曉行的寫法為「曉行」,其中行字的部首形狀更像一個人的形象,形象地表達了行走的含義。

例句

1. 他每天都在曉行中慢跑,提神醒腦。 2. 他默默地在曉行中離開了家鄉,踏上了新的旅程。

組詞

曉行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一些常用詞語,例如:曉行天下(形容人在早晨勇往直前)、曉行夜宵(形容人連續通宵工作)、曉行夜宿(形容人整夜不眠)、曉行夙興(形容人早起并出發)等。

近義詞

與曉行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早起、早行、晨行、清晨出行等。

反義詞

與曉行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遲行、晚起、夜行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