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小官名。《周禮》春官宗伯之屬,掌邦國之志、貴族世系以及禮儀等事。 漢 以後為尚書令史或地方官一般屬吏之稱。《漢書·谷永傳》:“ 永 少為 長安 小史,後博學經書。”《玉台新詠·古樂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史,一本作“ 吏 ”。 章炳麟 《序種姓上》:“婚姻則别以姓,宗法則别以氏。置司商以協名姓,而小史掌奠系世,辨昭穆。”
(2).侍從;書童。 晉 張翰 有《周小史》詩。 南朝 梁簡文帝 《祭灰人文》:“當令金光小史,侍使玉童,奏雲師於執法,力水伯於天宮。” 宋 洪邁 《夷堅甲志·韓郡王薦士》:“﹝ 韓世忠 ﹞命小史詳問姓名階位,仍詢居止處。 李 巽謝感泣。”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二:“ 趙廣 , 合肥 人, 李伯時 家小史。 伯時 作畫,每使侍左右。”
(3).稱官府中供奔走的小差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八:“政府小史,效奔走之役,呼之曰小幺。”
(4).某一方面簡單的曆史書或資料書。如 宋 陳思 《書小史》,纂次 伏羲 至 五代 書家小傳共四三○人; 元 宋伯任 《酒小史》,著錄當時各地名酒名稱。野史亦或稱小史。 明 李栻 《曆代小史》叢書,輯收曆代野史一○六種。
“小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文獻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四類:
古代禮官或低級官吏
最早見于《周禮》,指春官宗伯屬下的官職,負責記錄邦國曆史、貴族世系、禮儀祭祀等事務(如“掌邦國之志,奠系世,辨昭穆”)。漢代後演變為對基層官吏的通稱,如《漢書·谷永傳》提到谷永“少為長安小史”,後升遷為官員。
侍從或書童
晉代起常指貴族身邊的侍從或書童,如張翰《周小史》詩描述少年侍從的風采,南朝梁簡文帝《祭灰人文》中“金光小史”亦指侍從角色。
官府差役
明清文獻中多指基層官府中負責跑腿辦事的低級差役,清代阮葵生《茶馀客話》稱其為“小幺”。
簡略的曆史資料書
宋代起用于指某一領域的簡史或資料彙編,如陳思《書小史》記錄書法家小傳,宋伯任《酒小史》羅列各地名酒,這類書籍内容精煉、側重單一主題。
以上内容綜合了《周禮》、漢代至清代文獻記載及曆史研究資料,若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漢書》《玉台新詠》等原始文獻。
小史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對某個人或事件的簡短叙述或記載。它可以用來形容對曆史事件或人物進行簡要的叙述和記錄。
小史的部首是小字旁,它屬于象形字部首。小史的拆分筆畫為8畫。
小史一詞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在繁體字中,小史通常寫作「小史」。
在古代,小史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漢字演變過程中,有一些形狀和結構上的變化。然而,小史這個詞的字形主要保持了穩定,沒有太大的改變。
1. 他撰寫了一本小史,回顧了公司成立的曆程。
2. 這部小史對于了解當地曆史發展非常有幫助。
- 小史家:指擅長寫作小史的人。如:他是一位優秀的小史家。
- 小史記:指對曆史事件或人物進行簡明扼要的記述。如:這本小史記包含了許多珍貴的曆史資料。
- 初史:指對某個事件或人物的初步記載或記錄。如:初史中有許多關于古代文化的内容。
- 小傳:指對人物生平或曆史事件進行簡單描述的文字。如:這部小傳介紹了他的艱辛求學之路。
- 大史:指對某個更重要、更廣泛的曆史事件或人物進行詳細叙述和全面記載的文字。如:這部大史記錄了整個國家幾百年的曆史變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