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器。對大石而言。 漢 代小石與大石容量之比為○·六比一。《居延漢簡》148·15簡:“凡出穀小石十五石為大石九石。”《居延漢簡》148·41簡:“入糜小石十二石為大石七石二鬥。”
“小石”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根據《居延漢簡》記載,“小石”是漢代用于糧食計量的單位,與大石存在固定換算比例:
在部分語境中,“小石”被引申為“微小的力量或事物”,用于形容作用有限的人或事,例如批評能力不足卻自視甚高者()。但這一用法在權威典籍中較少見,可能屬于現代衍生含義。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考證,可參考《居延漢簡》原文或漢代度量衡研究文獻。
小石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指的是非常小的石頭。小石可以用來修飾一些特定的場景,如小石鋪成的小徑、小石丢進水中濺起的小浪花等。
小石的拆分部首是石字旁,它包含了“石”這個偏旁。小石的總筆畫數為13。
小石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在古代,人們用漢字進行書寫,小石的意思和寫法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變化。
小石的繁體字為小石。
在古代漢字中,小石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差異。
1. 小徑上鋪滿了小石,令人感到十分舒適。
2. 孩子們在河邊玩耍,将小石投入水中。
1. 小石子
2. 小石塊
3. 小石堆
1. 小礫石
2. 小卵石
1. 大石
2. 巨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