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物名。又叫火硝、甲硝石。是一種強氧化劑。在陰濕土壤中形成鹽花。經過煎煉,可用于醫藥或制造火藥、炸6*藥、肥料等。《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躁者有餘病,即飲以消石一齊。”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火藥料》:“凡火藥以消石、硫黃為主,草木灰為輔。”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消石漢語 快速查詢。
關于“消石”的詳細解釋如下:
消石,又名火硝、甲硝石,是一種天然礦物,主要成分為硝酸鉀(KNO₃)或硝酸鈉(NaNO₃)。它常形成于陰濕土壤或鹽沼地帶,呈無色透明晶體或白色粉末狀,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制造火藥、炸藥、肥料等。古代文獻中,消石與芒硝(硫酸鈉)常被混淆,但現代化學已明确區分兩者成分。
在中醫藥中,消石被列為上品藥物,具有攻堅破積、利水瀉下、解毒消腫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其能“滌去蓄結飲食,推陳緻新”,常用于治療胃腸積熱、結石等症。現代研究表明,其導瀉作用源于硫酸根離子在腸道形成高滲環境,刺激腸壁蠕動。采收時需将含硝土塊粉碎、過濾、蒸發結晶。
“消石”在成語中比喻解決困難或排除障礙(如“消石除障”),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注意:古代文獻中“消石”與“芒硝”存在混用現象,現代需根據成分(硝酸鹽類與硫酸鹽類)嚴格區分。
《消石》是一個由漢字組成的詞語,含義是指能夠将結石溶解、破除、除去的物質或方法。消石可以指針對人體内或外部結石的治療,也可以指對礦石或其他硬質物質的處理。
《消石》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它們分别是"消"和"石"。其中,"消"字的部首是"⺌"(宀),總共有5個筆畫;"石"字的部首是""(石),總共有5個筆畫。
《消石》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普遍,可以追溯至古代醫療文獻和礦石開采領域。繁體中将"消"字保留為"消",而"石"字寫作"石"。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消"字為例,古代對"消"的寫法包括"⺁"(耳)和"⺂"(又),在石字前面加上部首。例如:"⺁石"或"⺂石"。
他通過中草藥治療成功消石。
相關的組詞有:消石灰、消石膽、消石道等。
相近義詞可以是溶石、除石、破石等。
反義詞可以是結石、成石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