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銷懦 ”。1.削弱。《漢書·劉輔傳》:“人有懼心,精鋭銷耎。” 顔師古 注引 蘇林 曰:“耎,弱也。” 清 錢謙益 《大中大夫李君墓志》:“年至慮耗,精華銷耎。”
(2).衰敗軟弱。《宋史·沉铢傳論》:“ 西漢 之末,士大夫阿諛銷愞,遂底于亡。”
“銷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xiāo ruǎn,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
削弱
指力量、氣勢或精力減退。例如《漢書·劉輔傳》提到“精銳銷耎”,即軍隊的戰鬥力被削弱。清代錢謙益在《大中大夫李君墓志》中形容年老精力衰退時,也用“精華銷耎”表達。
衰敗軟弱
形容人或風氣萎靡不振的狀态。《宋史·沉铢傳論》以“阿谀銷愞”批評士大夫趨炎附勢導緻國家衰敗。“愞”通“懦”,進一步強調軟弱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漢書》《宋史》等原典或相關注疏。
銷耎是一個動詞,意指逐漸衰落、消失或減弱。它常用來形容人的精力、意志、力量等逐漸消磨或減退。
銷耎的拆分部首是“钅”和“老”,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1畫。
“銷耎”一詞源于古代漢語,由于時間的演變,才形成今天的詞彙含義。
繁體字“銷耗”與簡體字的“銷耎”意思相同。
古時候,漢字“銷耎”可以寫作“銷耗”,使用的是傳統的繁體字形。
1. 他連續工作了幾個月,精力逐漸銷耎。
2. 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銷售額逐漸耗盡,企業逐漸銷耎。
銷耗、銷蝕、銷減、銷卻
減弱、衰退、消磨、衰落
壯大、增強、興盛、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