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日的意思、消日的詳細解釋
消日的解釋
消磨時光。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消日,以此終年。” 唐 岑參 《過酒泉憶杜陵别業》詩:“愁裡難消日,歸期尚隔年。” 宋 歐陽修 《學書消日》:“至於學字,為於不倦時往往可以消日。乃知昔賢留意於此,不為無意也。”
詞語分解
- 消的解釋 消 ā 溶化,散失:煙消雲散。消融(亦作“消溶”)。消失。消逝。消亡。消沉。消極。消化。 滅掉,除去:消除。消滅。消毒。消炎。 把時間度過去:消夜。消夏。消閑。消遣。消磨(?)。 減少,損失,耗費:消
- 日的解釋 日 ì 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與“夜”相對:日班。
網絡擴展解釋
“消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āo rì,其核心含義為消磨時光,常用于描述通過某種方式度過閑暇或無聊的時間。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消日指通過日常活動打發時間,強調在無特定目标或忙碌狀态下的時間流逝。例如讀書、寫字、飲酒等行為均可視為“消日”的方式。
2. 出處與用法
- 古代典籍:最早見于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家訓·勉學》:“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消日,以此終年。”
- 詩詞用例:
- 唐代岑參《過酒泉憶杜陵别業》:“愁裡難消日,歸期尚隔年。”
- 宋代歐陽修《學書消日》:“學字為于不倦時,往往可以消日。”
3. 近義詞與語境
- 近義詞:消遣、打發時日、虛度光陰。
- 語境:多用于表達在愁緒、閑散或等待中度過時間,隱含時間漫長或心境寂寥的意味。例如:“他每日以練字消日,靜待歸期。”
4. 注意事項
- 部分低權威網頁(如)提到“消日”有“消除”或“使消失”之意,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
5. 文學意義
- 該詞反映了古人對待時間的态度,既有積極消遣(如歐陽修練字),也有消極虛度(如顔之推批評的醉酒度日),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顔氏家訓》《岑參詩集》等原著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消日》的意思
《消日》是一個成語,意為太陽下山,天色漸晚,暮色降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消日》由“日”字作為其唯一的部首,整個成語共有4個筆畫。
來源
《消日》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詞,用來形容夕陽西下,天色漸暗。從《離騷》中的“轉輪日月之幾何兮,飛走如逝慮”可以看出,古人對太陽落山、天色漸暗的非常重視。
繁體
《消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消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消日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依然是“消日”。
例句
1. 青山隱隱,夕陽消日。
2. 他站在遠處觀望,眼見太陽漸漸消日。
組詞
消夏、消逝、消亡、消滅、消失。
近義詞
黃昏、傍晚、暮色、日落。
反義詞
破曉、黎明、日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