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猛強勁。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三:“﹝ 巴圖魯青吉斯汗 ﹞恃其虓勍,馮陵諸部,諸部先後敺歸大 清 。”
“虓勍”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xiāo qíng,意為勇猛強勁,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強大的力量和氣勢。
詞義:
由“虓”和“勍”二字組合而成:
使用場景:
常見于古典文獻或詩詞中,例如形容将士作戰時的英勇,或自然力量的磅礴(如狂風、波濤)。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生僻詞,但在特定文學創作或曆史題材作品中仍有出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造句或古籍用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
虓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虎勇猛,勍猛無畏的樣子。
虓的拆分部首是虍,虍部表示與虎有關或者與虎相應的含義;虓的筆劃為10畫。
勍的拆分部首是力,表示與力量、勇敢有關的意義;勍的筆劃為12畫。
虓勍是一種古代漢語詞彙,出自《宣和奏議》。宣和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年號,公元1119年至1125年間使用。《宣和奏議》是政府錄制的文書中的一種,用以彙報重要政務。虓勍這個詞應該是在描述某個虎或者與虎有關的事物時被使用的。
至于繁體字,根據簡化字規範,虓勍仍然保持原有的形狀,沒有繁體。
古代漢字的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可能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虓勍在書寫形狀上有所變化。但是我們目前無法提供準确的信息關于古代漢字寫法的影像資料。
1. 他像一隻虓勍的猛虎,勇猛無畏地沖向了敵人。
2. 那個戰士的眼神中充滿了虓勍,令人生畏。
組詞:勍勉、虓虎、虓盜、勍勇。
近義詞:勇猛、豪勇、強悍。
反義詞:怯懦、膽小。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