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銷折的意思、銷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銷折的解釋

(1).抵消。 宋 劉昌詩 《蘆浦筆記·紫微王舍人夢》:“臺餽往來,世固有之,而冥冥之中已批料歷,則是銷折平生合得之物。” 清 納蘭性德 《鵲橋仙》詞:“便容生受博山香,銷折得,狂名多少。”

(2).損耗。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倉廩宿藏,動經數歲,若取之如此,後豈免銷折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銷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含義和使用語境。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礎釋義

  1. 消損折耗

    指財物、精力等逐漸消耗減少。

    ▶ 例:《紅樓夢》第十四回:“鳳姐命他們要了帖念過,聽了一共四件,因指兩件說道:‘這兩件開銷錯了,再算清了來取。’”其中“開銷”即含“銷折”之意,指賬目核銷中的損耗計算。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2. 抵消沖賬

    在賬務處理中,指通過沖抵方式核銷債務或收支。

    ▶ 例:清代《戶部則例》:“凡錢糧收支,須憑印票銷折。”

    來源:許少峰《近代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


二、古籍用例與語義演變

  1. 明清小說中的用法

    • 《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他而今這樣驕奢,怕不久銷折盡矣。”

      語義:指家産揮霍殆盡。

    • 《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田産銷折,家事凋零。”

      語義:強調財産消耗導緻的衰敗。

      來源:劉潔修《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開明出版社2009年版。

  2. 方言保留

    在吳語等方言中,“銷折”仍用于描述物品磨損或經濟虧損,如“機器銷折得快”(設備損耗嚴重)。

    來源:李榮《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三、近現代用法辨析

  1. 與“報銷”的異同

    • 共同點:均含核銷之意。
    • 差異:“銷折”側重自然損耗或被動抵消,“報銷”強調主動申請核銷(如費用報銷)。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2. 法律文書中的特殊含義

    清代契約文書常見“兩相銷折”表述,指債務雙方通過資産抵償完成清算。

    來源:張傳玺《中國曆代契約粹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四、語義關聯詞


“銷折”核心義為“消耗抵消”,多用于經濟損耗與賬務核銷,兼具曆史語境與現代方言生命力。其權威釋義需結合古籍用例及專業辭書,以上引用均來自語言學及曆史文獻領域公認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銷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抵消
    指通過某種方式平衡或消除原有的事物。例如:

    • 宋代劉昌詩《蘆浦筆記》提到“銷折平生合得之物”,指通過某種行為抵消原本應得的東西。
    • 清代納蘭性德《鵲橋仙》中“銷折得,狂名多少”,暗喻以實際行為淡化虛名。
  2. 損耗
    表示物質或價值的減少、消耗。例如:

    • 宋代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倉廪宿藏……後豈免銷折乎”,指糧食儲存時間過長可能導緻損耗。
    • 現代用法中,可引申為經濟或資源上的虧損,如“銷折本錢”。

二、補充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暴脹背風遍野逼熟博物院捕房赤心愁滴淳制端盒奪移藩後繁約飛書走檄豐茂芬若附會穿鑿高緻格蘭貫類過腔寒碜鴻工滑腳渾備惑媚江關檢錄監戰迥巧寄人籬下究正居材可喜樂詩煉火落的廬山真面目蠻不講理忙刼孟姜女年紙烹煎黔黧挈持奇景杞梓尚卿山遙路遠蛇黃所至鐵山碎圖作不軌萬安衛視危邪圍姓弦歌陷身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