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箫笛之類的管樂器。籁,箫類的樂器。 晉 左思 《吳都賦》:“櫂謳唱,簫籟鳴,洪流響,渚禽驚。”
“箫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箫籁(拼音:xiāo lài)指代箫、笛等管樂器的統稱。其中“籁”在古代特指箫類樂器,後擴展為對聲音的泛稱(如“天籁”)。
詞源與構成
古典用例
晉代左思《吳都賦》中的“箫籁鳴,洪流響”一句,生動描繪了箫笛之聲與自然水聲的交融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音律文化,可參考《吳都賦》及相關音樂史文獻。
《箫籁》一詞指的是箫音,即使用箫演奏所産生的悠揚動聽的音樂聲。
《箫籁》這個詞的部首是竹(⺮),共包含14個筆畫。
《箫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箫,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形狀像現代的豎笛;籁,即音樂聲音。因此,箫籁指的是通過箫所演奏的音樂聲。
《箫籁》的繁體字為「簫籟」。
在古代,箫籁這個詞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箫寫作「蕭」,籁寫作「賴」。
1. 演奏家使用箫吹奏着動聽的箫籁,讓人心曠神怡。
2. 青山綠水間,回蕩着遠方箫籁的美妙聲音。
1. 箫曲:指以箫為主要樂器的曲子。
2. 箫音:指箫演奏所産生的聲音。
3. 箫調:指箫樂所采用的調子。
1. 箫音:與箫籁意思相近,都表達了箫演奏的聲音和音樂的美妙。
2. 笛聲:指以笛子演奏所産生的聲音。
寂靜:與箫籁反義,表示沒有聲音,安靜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