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旰的意思、霄旰的詳細解釋
霄旰的解釋
宵衣旰食。霄,通“ 宵 ”。舊時用來稱谀帝王勤于政事。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赤城堡》:“﹝ 鄭汝璧 《創虜歌》﹞ 幕南 部落日招呼, 安兔 諸羌頗精悍。公然南牧躪秋原,緻令西顧勤霄旰。”
詞語分解
- 霄的解釋 霄 ā 雲:雲霄。霄漢(a.雲霄和天河,指天空:b.古代喻朝廷)。 天空:九霄。重(巒 )霄。霄壤(天和地,喻相去很遠)。 壤 筆畫數:; 部首:雨; 筆順編號:
- 旰的解釋 旰 à 晚,天色晚: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飯,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稱谀帝王勤勞政事)。 旰 à 〔旰旰〕盛大的樣子,如“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霄旰”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xiāo gàn,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 含義:指“宵衣旰食”,即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傍晚才進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
- 通假關系:“霄”通“宵”(夜晚),強調時間上的辛勞。
引證與出處
- 文獻用例:明代蔣一葵《長安客話·赤城堡》中引鄭汝璧《創虜歌》:“公然南牧躪秋原,緻令西顧勤霄旰。” 此處“霄旰”直接代指帝王勤政。
- 用法:舊時多用于稱頌君主或官員處理政務的勤勉态度。
相關擴展
- 近義詞:宵衣旰食、廢寝忘食、夙夜在公。
- 文化背景:古代常用此類詞語體現儒家思想中對統治者“勤政愛民”的期待。
注意
- 現代使用:該詞較為生僻,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類文本中,日常交流中較少使用。
- 權威性:現有資料來源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驗證。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證,可參考《長安客話》原文或相關曆史評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霄旰的意思
霄旰(xiāo gàn)是一個形容詞,多用來形容時間長且不分晝夜的情況,也可以形容繁忙、忙碌、不停歇的狀态,類似于日夜不停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霄 (部首:雨 厷 ;筆畫:17)
旰 (部首:曰 ;筆畫:6)
來源
霄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世說新語》。在該書中有一句話:“乃有事而為之,日夜不停,故謂之旰霄。”這句話告訴我們即使在天黑之後仍然不停地工作,這種情況被稱為“旰霄”。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現在的“霄旰”。
繁體
霄旰的繁體字為:曉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作“暁旰”。其中“暁”指的是天剛亮的時候。“旰”指的是夜晚,因此“暁旰”表示天亮到夜晚,持續不斷。
例句
他為了完成工作,整夜都在霄旰地工作。
組詞
組詞:霄漢、霄漢升天、旰食
近義詞
相近意思的詞有:晝夜不息、不分晝夜、日夜兼程。
反義詞
相反的詞有:悠閑、休閑、安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