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孝婦的意思、孝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孝婦的解釋

(1).盡孝道的媳婦。《漢書·于定國傳》:“ 東海 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明史·列女傳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斃,躬為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進,姑啖之愈。遠近稱孝婦。”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婦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謗,猶飛六月之霜。”

(2).舊稱居喪中的婦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孝婦"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分為三個層面:

一、基本詞義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定義為"恪守孝道的已婚女性",特指在夫家侍奉公婆恪盡孝道的媳婦。該詞由"孝"(善事父母)與"婦"(已婚女子)兩個語素構成,屬偏正結構名詞。

二、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漢書·于定國傳》記載的"東海孝婦"典故,講述寡婦周青侍奉婆婆至孝,卻遭誣陷緻死的故事。這一司法案例後被編入《列女傳》,成為中國古代司法文化的重要典故。元代關漢卿雜劇《窦娥冤》即取材于此,塑造了經典文學形象。

三、文化内涵

  1. 倫理維度:體現傳統"孝文化"中"移孝作忠"的倫理擴展,要求婦女将原生家庭的孝道延伸至夫家(《中國倫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19版)
  2. 法律維度:明清律例規定"孝婦"可減免刑責,《大明律·名例律》載"孝婦犯死罪者,具奏取裁"
  3. 民俗維度:在宗族社會中享有立牌坊、載入族譜等表彰形式,安徽歙縣現存清代孝婦牌坊群即為實證

現代漢語使用中,"孝婦"一詞常見于曆史文獻研究與民俗學論述,當代語境多改用"孝順兒媳"等表述。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記錄該詞在閩南語、客家話中仍保持活躍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孝婦”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綜合、、等權威詞典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盡孝道的媳婦
    指恪守孝道、奉養公婆的兒媳。典型典故見于《漢書·于定國傳》記載的“東海孝婦”故事:一位年輕守寡、無子的婦人,因悉心奉養婆婆而被鄉鄰稱頌。該典故後來成為孝道典範,元代關漢卿《窦娥冤》也以此故事為原型創作。

  2. 居喪中的婦人
    古代特指處于服喪期間的婦女,需遵守特定禮制規範。如《明史·列女傳》記載的倪氏割肉救姑事件中,稱其為“孝婦”即包含守喪盡禮的語境。

二、用法與延伸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區别
孝子 側重子女對父母的孝行
節婦 強調守節而非奉養公婆

注: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孝婦”延伸為“對丈夫盡孝”,實為誤讀。該詞核心含義始終圍繞家庭倫理中的孝道實踐。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卦圖幫護奔遁哺糟啜醨麤劣呆貨倒君燈标地王腶修頓學累功餓鄉番寺風什伏特撫轄歸孫孤證黑刷刷鴻化環内畫沙印泥諱免簡短靜塵靜晦積以為常羁馽卷甲韬戈抗顔為師坎土镘課口來附浪廣老媽樂而不厭領帶賣折馬金南蠻舶門分摩加迪沙磨牙症鬧仗内者濮陽市戕囊清疆容栉蕊粉上官沈鼾唐太宗天闉天贊帖子詞通本外候文鹓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