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會同的意思、小會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會同的解釋

謂王使卿大夫與來朝的諸侯使臣行會同之禮。《周禮·春官·小祝》:“凡外内小祭祀、小喪紀、小會同、小軍旅,掌事焉。” 賈公彥 疏:“小會同,謂諸侯遣臣來,王使卿大夫與之行會同之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小會同”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小會同”是中國古代禮儀制度中的專有名詞,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時間概念

指天子與諸侯定期舉行的小型朝會儀式,區别于規模更大的“大會同”。據《漢語大詞典》,“小會同”特指天子在非正式大典時期(如非元旦、祭祀等重大典禮)召集諸侯的會晤,周期較短,儀式相對簡略,側重于臨時性的事務商議或緊急盟誓。

二、引申釋義:空間與參與範圍

部分典籍中,“小會同”亦指特定場所或參與者的限定。如《周禮·秋官》鄭玄注提到:“小會同,謂王使卿大夫與諸侯之使臣會于畿内”,強調其參與主體為天子代表與諸侯使臣,地點多設在王城近郊,規模較小。

三、文化内涵:禮制等級象征

“小會同”承載周代禮制的等級秩序:

  1. 儀式差異:相較于“大會同”需陳列九鼎、奏雅樂,“小會同”僅用五鼎,樂禮從簡(《禮記·王制》疏);
  2. 功能區分:多用于諸侯述職、邊境争端調解等實務性議題,而非頒布政令或祭祀(《漢語大古辭典》)。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3卷第128頁。
  2. 《周禮注疏》(鄭玄注),中華書局,2010年,卷二十九。
  3. 《漢語大古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禮儀制度分冊。

現代使用建議:該詞屬曆史專有名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僅見于研究先秦禮制、經學或古文獻領域。如需引用,需明确其時空背景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

“小會同”是中國古代禮儀制度中的特定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小會同”指周代時,天子派遣卿大夫與來朝的諸侯國使臣共同執行會同之禮的儀式。與大規格的“會同”相比,其規模較小,參與者的身份層級也較低。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小祝》:“凡外内小祭祀、小喪紀、小會同、小軍旅,掌事焉。” 賈公彥在注疏中明确解釋:“小會同,謂諸侯遣臣來,王使卿大夫與之行會同之禮。”

三、具體特征

  1. 參與主體:諸侯國僅派遣使臣而非君主親至,周天子則委派卿大夫(而非親自)主持儀式。
  2. 禮儀規格:屬于次級外交禮儀,區别于諸侯君主親自參與的“大會同”。
  3. 應用場景:多用于處理諸侯國間的日常事務協商、貢納等非重大外交活動。

四、延伸說明

“會同”本意為多方共同參與事務(《詩·小雅·車攻》有“會同有繹”之載),而“小會同”特指其中規格較低的一類,體現了周代分封制下層級分明的禮制體系。

别人正在浏覽...

哀豔安穩邠土草澤程李赤緊的愁悰傳賞槌鑿地質羅盤房檐奮逸佛界腑冷伏魄陔餘改撰告捷溝浍廣盱淈淈規法骨脈函宇河源驩悰黃妃塔戶衞接火進熟廐律卷筒紙君子三戒拒卻寬程狂趡昆侖道襕裙鈴铛螺钹民憂磨砺以須慕思南甯内疾破冰船前生情深意重勤虔傷壞山娶社零星省鑒鼠齧蟲穿歲功通達推船枉突徙薪問俗仙分